智慧养犬管理,市民接触到电信诈骗之前,也许就能排查出。这是今天南京江北新区警方第二届大数据赋能建模决赛上,选手们的参赛内容。在市局大数据中心的指导下南京江北新区公安分局组织了这次比赛,民警利用大数据建模,将科技应用于工作中,为老百姓服务。
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份活动启动以来,16支战队、45名民警踊跃参赛。经过笔试、模型初审复审等环节,最终有10个模型进入此次决赛。参赛模型是江北新区公安分局各单位深挖业务数据价值,利用大数据理念服务实战的创新实践,聚集工作中的痛点难点打造了一批实战模型。分局刑侦中心“守望”战队展示了“灰度” 两卡风险预警治理模型,模型用红橙黄三种等级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有效查处和打击涉电诈犯罪线索;阳沟街派出所智汇数战队“背影守望”赋能治安管理模型,结合多重数据支撑,赋能安保服务、治安管理、服务民生。
每支战队由三位民警组成,其中一位民警具有计算机和数据处理能力,其他两位民警是熟知一线工作,知道在服务市民、侦查办案和社会治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痛点。每组上场团队通过PPT、微视频、思维导图等形式围绕模型作品的建设背景、总体思路、模型实现、技术创新、实战实效、推广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和讲解。决赛现场,分局市局科技兴警示范点“分局特巡警支队第四大队”,市局科技强警一等奖第一名《江北大道快速路智慧化匝道管控系统》两个项目还进行了分享交流。
电信诈骗预警大多是在受害人已经和骗子接触后发出,沿江派出所“深蓝”战队建立的电诈“病毒”易感人群预警模型,将反诈工作提前,也获得了这次比赛的第一名。参赛民警方芳介绍,他们这个模型的思路,是根据既往电诈受害人的共性特征,提取出多维特征,分析出到底哪些人容易受到电诈被骗。在他还没有接触到诈骗之前,就能预警,民警提前上门工作提醒,目前数据模型已经开始起到了作用。
南京市公安局江北新区分局副局长李涛表示,警力有限,但科技无穷。参赛的都是一线民警结合工作中老百姓遇到的问题和诉求,以及警方在破案,服务社区,工作中遇到的瓶颈问题,通过科技、数据的应用,进行产品的研究,制定出来的模型,将来也会更好地服务于警方工作和真正惠及老百姓。
(《零距离》记者/谢炜 通讯员/江景轩 陈永俊 陈音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