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发育一直是家长关心的头等大事。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儿童性早熟患病率为0.43%,女孩发病率为男孩的5-10倍,儿童性早熟已经成为发病率较高的儿童内分泌疾病。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娃儿性早熟?治疗有什么方式?
记者从南京市儿童医院了解到,近来因为性早熟等原因来就诊的患儿不断增多。今年单月门诊量最多时超过万人,门诊量较少的月份,患儿也有3000人次。就诊患儿中,女孩人数明显高于男孩。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顾威介绍,今年,新版《中枢性性早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发布,其中提到,中枢性性早熟的诊断年龄从“女孩8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调整为“女童7.5岁前出现乳房发育或10岁前出现月经初潮”,男孩9岁前出现第二性征发育的标准没变。
医生介绍,性早熟的孩子,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虽提前出现生长加速,身高较同龄儿童高,但是同时也会引起骨骺提前闭合、生长期缩短。骨骺线一旦闭合,长高的空间也就基本消失了。目前,国内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治疗方案推荐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也就是老百姓口中常说的打“抑制针”,临床上暂无口服药。目前治疗中枢性性早熟的药物有一月剂型和三月剂型。
有调查数据显示,中枢性性早熟患儿中有50%的患儿没能坚持完成完整的治疗。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顾威介绍,“中枢性性早熟患儿的治疗周期一般在2年左右,从用药依从性和误学误工成本考虑,长效剂型药物有自己的优势。但临床治疗过程中,患儿用药需要根据医生医嘱。”
医生表示,目前,影响儿童性早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基因、营养、饮食习惯、运动、疾病等均可能造成影响,而肥胖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汤安佶 张中玄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