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推进基层“大治理” 守护百姓“小幸福”

2023年11月12日 16:05:50 | 来源: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全省2023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宿迁市政法队伍满意度、矛盾纠纷调解率、矛盾纠纷解决率、治安问题解决率位于全省第一方阵,群众安全感、反诈宣传知晓率等位于三类地区前列。国之兴衰系于制,民之安乐皆由治。近年来,宿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抓实基层的鲜明导向,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宿迁”“法治宿迁”“善治宿迁”,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以平安稳定、法治昌明、保障有力、和谐善治的发展环境,为中国式现代化宿迁新实践提供基层治理保障。

  坚持党建引领,激发治理新活力

  资料图

  宿城区银河花园小区党支部把服务送到楼栋、送进家庭,“有困难找党支部,找书记没问题”成为小区居民的口头禅;沭阳县水木清华小区党支部牵头开展“小区说事会”,共议小区存在的问题,解决身边的难题;宿豫区开展组织结对、党群结亲、联手共建、联动服务“双结双联”活动,累计完成“梦想改造+”关爱计划、“巾帼创业客厅”、非机动车棚改造等各类共建项目724个……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近年来,宿迁将加强基层党建作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桥头堡”作用,让基层治理更有凝聚力。

  为做好基层治理这篇“大文章”,加速形成以上率下、多方联动、多方参与的基层治理“大格局”,宿迁持续建强红色堡垒,把热心小区治理、群众威望较高、具有一定专业特长的党员吸纳进来,推动党组织覆盖进小区,让党员找到“娘家人”。据统计,全市755个小区党支部兼职委员总数超过1600名,线下全部公开联系方式,线上组建触角更为延伸的党员楼栋长微信群,让小区党支部形象亮出来,让群众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在实施组织共建上,宿迁着力推动部门联动进小区,一方面整合居民需求和部门单位资源,形成小区“服务清单”,实现需求和供给精准对接。另一方面,小区党支部结合小区实际,每年从中排定10个群众反映强烈、推进难度较大的项目,作为小区党支部“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推动驻区单位与邻近小区党支部签订组织共建协议,推行“菜单式”“上门式”“点单式”服务,齐心办好“自家事”。

  越是壮阔的征程,越需要领航的力量。在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下,如今的宿迁,“书记好找、事情好办”,党支部堡垒作用更有力,小区治理更和谐。

  聚力共建共治,奏响和谐新乐章

  资料图 

  “大爷,我给您带来了降压药,记得按时吃。”家住宿豫区下相街道运东社区的何庆牛老人从社区网格员吴长利手中接过药后高兴地说,“现在俺有事,不用求别人,就找网格员。”

  吴长利和何庆牛的故事要从几个月前说起。“楼上邻居家空调水管坏了,水管里的水滴到我家阳台晒的被子、衣服上,找他们解决问题态度还不好,你们评评理,该咋办?”何庆牛气冲冲地找到吴长利。事虽小,但何庆牛心里窝着火。

  了解情况后,吴长利立即带着何庆牛回到家中调解,考虑到老人患有高血压,他全程安抚老人的情绪。经过一番调解,根据实际情况,邻居愿意赔偿何庆牛衣物清洗费并及时修理空调水管,双方都表示这事到此为止。从这以后,吴长利也会经常去看望何庆牛。

  吴长利与何庆牛的故事是全市实施“精网微格”工程的生动缩影。“有事就找网格员”现在已经成为宿迁广大群众的共识。

  近年来,宿迁不断织细织密网格,把组织体系建到“家门口”,全市划分微网格1.8万个,配备微网格联络员2.1万余名,同步出台“三强三有三统一”标准,推进37个“精网微格”示范点建设。

  为充分发挥网格的治理效能,宿迁还组织网格“大走访”活动,开展“扫楼行动”“敲门行动”,常态化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对象、吸毒解戒人员和群租房进行走访。

  不只是网格,宿迁以共融共治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多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

  针对基层力量较为分散的问题,宿迁构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全面推行小区党支部、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由小区党支部牵头建立“三位一体”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议,重点讨论涉及物业管理服务、便民利民服务、商业配套服务、文明小区创建等重大事项,有效将三方力量拧成一股绳。

  聚焦治理难题,宿迁还整合城管、公安、住建、应急管理、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以及街道、社区工作力量,组建综合执法队伍,同时,依托小区党支部设立“综合执法进小区”工作站,组建联勤执法队伍,积极推行“支部吹哨、街社联动、部门报到”的做法,根据群众反映问题的复杂程度,建立联动执法机制,由小区、街道社区、综合执法部门逐级解决。

  创新治理模式,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

  资料图 

  近日,宿城区蔡集镇张油坊村张油坊小区网格员张正国在巡查时发现,居民小王与自来水厂的陆师傅在马路上争得面红耳赤。原来,小区拓宽道路时,挖破主水管导致居民停水。

  张正国了解情况后,立刻拿出手机将情况上报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和村社会治理服务站,并及时引导小王到村调解室,随后镇水利站、村委会、施工方负责人以及自来水厂负责人相继到场。经过协商,施工方承诺天黑前一定将水管修好。经过努力,当天下午5点半,水管终于修好恢复了供水。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社会治理难题的写照。如何引导社会问题软着陆,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宿迁着力在基层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上下功夫。

  去年8月,宿迁印发了《关于建设全市“四级联动”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实施意见》,创新融合实体阵地、信息平台、人员力量,做到“一个中心统管、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解决”。为加强一站式服务横向联动,宿迁研究制定了“四级中心”建设指引,根据“市级指挥调度中心、县级终点站、乡级主阵地、村级前沿哨所”功能定位,推动有关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力量入驻。目前,四级中心入驻机构230个、人员956名,累计化解疑难复杂案件1137件。

  此外,宿迁还将“智能化”治理融入其中,研发上线运行“社会治理服务协同平台”,设置工作台、流程监管、分析研判等9个模块,具备逾期提醒、重访治理、上行监管等功能,实现群众诉求“横向互联、纵向贯通、数字赋能、全程网办”。今年以来,四级中心共调处矛盾纠纷10667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90.55%,居全省第二位,初信初访量同比下降22.5%。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