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色如诗,风景如画。在这个季节里,淮安呈现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连日来,淮安的美景接连登上央视,让我们跟随着央视的镜头,去探索淮安的秋色之美吧。
白马湖湿地
11月11日下午,央视《新闻直播间》现场直击“鸟中大熊猫”青头潜鸭飞抵淮安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的精彩时刻。
青头潜鸭今年提前“到访”白马湖国际重要湿地,超萌的湿地精灵在白马湖飞翔、嬉戏、潜水、觅食,用翅膀打卡淮安美丽生态环境。据悉,青头潜鸭被称为“鸟中大熊猫”,对生态环境极为挑剔,2022年青头潜鸭在白马湖湿地记录到种群数量达到125只之多,为此,越冬期全国同步调查已将白马湖收录为青头潜鸭在江苏的新分布地。青头潜鸭的出现,标志着白马湖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修复提升,生态屏障更加安全牢固。此外,斑背潜鸭、白眼潜鸭、红头潜鸭、凤头潜鸭、赤膀鸭等珍稀鸟类也现身白马湖,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正吸引更多珍稀候鸟来此栖息,物种多样性也随之越来越丰富。
当地正以科研为基础打造示范点,依托示范点开展观鸟科普研学等活动。只有了解候鸟,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白马湖湿地也在持续开展重建,为候鸟打造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栖息家园。
盱眙天泉湖
金秋时节,盱眙天泉湖迎来一年中最美的季节。在碧水和薄雾的映衬下,这里层林尽染,云雾飘逸,湖色斑斓,美如画卷。每年10月下旬至12月,天泉湖镇湖面上雾气升腾,湿气在天泉湖湖面上冷凝形成云雾,舟行其上仿佛遨游仙境,充满着诗意和浪漫。
作为苏北面积最大的山地湖泊,天泉湖其状如皇冠,呈五指摊开,有“水上森林”美誉,十分适宜鸟类、鱼类繁殖和栖息。据考证,天泉湖地区是第三纪火山喷发的玄武岩熔岩地,玄武岩不仅造就了特殊的地貌特征,也决定了土壤、植被和农作物的分布、形态、成分等特征,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火山地区生态环境。这里负氧离子含量约是江苏全省平均数的50倍,繁衍生息40多种野生动物、170多种鸟类、280多种树木、800多种中草药,被誉为“天然的动植物基因库”。自20世纪90年代起,天泉湖推广种植红杉,这些四季色彩变化的杉林,在蓄涵水源、保护生态的同时,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来源:央视《新闻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