犁耕深翻!土壤“松筋骨”,耕种“有劲儿”

2023年11月09日 21:05:00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昨天下午,南京浦口区在永宁街道举办生态型犁耕深翻现场观摩会。占地5000余亩的广袤农田上,只见各种农机设备正在“秀操作”—— 一边,联合收割机将籽粒饱满的水稻“吞入囊中”;另一边,铧式犁、圆盘耙等机器迅速跟上,对刚刚收割过的地块进行粉碎、深翻、建垄,一气呵成。

  犁耕深翻是农业生产中的一种耕作方式,通过翻转土层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生态型犁耕深翻是农机化技术的一次升级,是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的一次升华。”农业农村部农机化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聪说,此前,受制于农机设备保有量较少,犁耕深翻难以大规模推广开来。如今,随着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机械化,该模式得以迅速推广。

  “以前多用传统的旋耕模式,导致根层比较浅,约10厘米深,这样会使杂草大量堆积其中,让土壤肥力下降的同时使得种子着床比例降低,最终出芽率降低。”陈聪表示,如今,采用铧式犁、圆盘耙等设备开展犁耕深翻,其深度能达到20至25厘米,犁耕深翻过程中,杂草、秸秆、虫卵等皆被翻下去,从而达到给土壤“松筋骨”、减少草害和病虫害等效果。深翻使土质变得松软厚实,麦苗的根系也更容易扎进土壤,避免寒冷天气引发冻害,极大地提高了麦苗的成活率。

  看着翻完的田块,南京福联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许乃兵很开心,“马上就可以种植小麦了。”作为一名种田“老把式”,许乃兵坦言,在使用犁耕深翻技术前,他明显感到土地“没劲儿”,去年合作社成为犁耕深翻试点基地,他们发现使用该技术后,田块墒情好,出苗率高,虫害少,麦苗间没有枯叶和杂草,“重点是经过测算,产量也有所提高,每亩能增产两三百斤。”

  为了让农民看得见、学得到、真受益,浦口区邀请全区种植大户现场观摩,兰花塘高标田的种植大户邵名文也及时赶来,“哟,这个土翻得好啊,够深!”邵名文说,前期他已经和许乃兵了解过,后期也将在自家合作社使用该技术。

  据了解,为了促进犁耕深翻在全区广泛应用,浦口区对参与农户给予补贴,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以前秸秆禁烧每亩田补贴50元,犁耕深翻再补贴25元,相当于每亩田补贴75元,大大减轻了我们种植户的压力。”许乃兵说。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郑丽丽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