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政府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邗江区方巷镇的《牛肉制作技艺(裔家牛肉制作技艺)》《老鹅制作技艺(黄珏盐水鹅制作技艺)》《邵伯湖渔民习俗》位列其中。
肉制作技艺(裔家牛肉制作技艺)
裔家牛肉制作技艺世代在方巷镇裔家村流传,其独特的操作技艺使裔家村成为扬州牛肉的重要集散地,扬州市场80%的卤牛肉出自裔家村。裔家牛肉从选料、宰杀、腌制、配料、烧火等都有一套独特的技艺。尤其是决定牛肉口感、风味的卤汁配方独特,卤汁香气四溢、回味无穷,老卤至今已有百年以上。裔家牛肉主要销售往扬州市区及周边乡镇的宾馆、酒店、学校、集贸市场,以及高邮、金湖、仪征、江都、镇江等地。
老鹅制作技艺(黄珏盐水鹅制作技艺)
南京鸭、扬州鹅。盐水鹅是扬州人“酷喜”的一道美食,其制作技艺尤以方巷黄珏最为精湛,被称为“黄珏老鹅”,距今已有250年的历史。黄珏老鹅特征鲜明,形象饱满,黄澄澄,油亮亮,不瘪不塌,清香醇厚,烂而不散,形整似活,肥而不腻,食而不厌,成为扬州宴席的必备菜肴,其制作技艺成为淮扬菜烹饪术的组成部分。2022年初,方巷镇黄珏老鹅文化展示馆开馆,内设科普、文化、技艺、资源、产业、机制等多个专厅,全方位展示当地鹅文化和鹅经济,为黄珏老鹅的传承和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邵伯湖渔民习俗
邵伯湖渔民习俗是指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渔民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世代传承的风俗。主要包括饮食、婚嫁、祭祀、说唱等多个方面。渔民习俗反映了独特文化信仰,彰显了以湖为家、敬畏自然、善良淳朴的生活态度。极具历史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和研学价值。
饮食习俗主要是年蒸和渔家船菜制作。年蒸,就是在春节前制作的渔家特色面食,用于祭祀和食用。渔家船菜以邵伯湖中水产为主料,用打渔人独特的烹饪技术制作,形成“邵伯湖八鲜”36道渔家船菜。
说唱习俗是逢年过节或下湖作业时由渔家男子演唱的、反映渔民捕鱼场景的民歌小调。主要有“打渔令”“打蛮船”“打旗令”等。
婚嫁习俗包括船轿迎娶、船厅拜堂、船舱洞房等环节。
祭祀习俗分为祭神和祭祖两类,包括敬香、奠酒、读祝词、献祭品、行礼祈福等环节。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