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大丰区再添2个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2023年11月06日 15:38:27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日前,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了2023年省级乡土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建设项目评审结果。其中,盐城市大丰区再添2个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分别是:杨应忠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大樱桃和葡萄栽培)、吴永龙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麦秆画)。

  据悉,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是指江苏省范围内在传统工艺、现代农技、经营管理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依托企业、院校、专业合作社、联合会等单位创办或领办,通过师徒结对方式进行技艺技能传承与创新、技术成果运用与推广,加强乡土人才培养的载体平台。从2020年开始,省人社厅每年在全省范围内评选产生100个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下面,和小编一起走近大丰这2个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杨应忠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大丰区草庙镇川东社区党委书记杨应忠带领村民,依托本村实际,创办现代农业园,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和村民持续增收的双赢之路。

  杨应忠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是依托江苏川鹿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创办的,主要实施大樱桃、葡萄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公司成立于2014年,占地面积1000亩,是集生产、科研、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休闲观光、采摘、旅游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同时也是“绿色食品”综合生产基地。该公司坚持采取“公司+农户”和“家庭农场+农户”股份合作模式,农民以土地或资金入股,实现保底分红。

  该大师工作室的研究员宋宏峰多年来一直重视大樱桃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带领研究发明了枝条叶柄剪切器,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参与大樱桃低温需冷量检测也获得了成功,推进了大樱桃提前上市1-2个月,产量增长了20%。技术员杨银虎主要负责大樱桃的生产,从樱桃栽植、苗木培育、砧木嫁接、刻芽、授粉等一系列技术管理上掌握了一套技术规范,使园区樱桃产量获得了稳步提升,效益显著。技术员王正社自1986年起一直潜心研究葡萄种植技术,从葡萄种苗的培养、嫁接到葡萄熟期调控、病虫害防治、设施葡萄高效栽培、留树保鲜等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经验和技术。目前,园区所产樱桃和葡萄已连续四年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是盐城市现代农业示范园。

  吴永龙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手工艺制品,它起源于东汉,兴盛于唐宋,流行于明清。吴永龙于1990年开始学习创作麦秆画,经过30多年的辛勤耕耘,他对麦秆画有了新的认识。在掌握了已有的传统麦秆画技艺的基础上,他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大胆创新,逐步掌握了一些自己所独有的麦秆画的制作方法。

  为了将这门手艺发扬光大,吴永龙在大丰恒北村开设了麦秆画剪贴工作室,收徒教学并对外展示,受到游客欢迎。

  大丰麦秆剪贴画是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由精选处理过的麦秆进行制板、裁剪、烫色、粘贴而成,创作工艺复杂,内容涵盖人物、山水、花鸟鱼虫等。吴永龙的麦秆画作品个个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呈现出古朴典雅、新颖别致的艺术美感。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对艺术的精益求精也使得吴永龙的麦秆剪贴画得以在众多同行中脱颖而出,其作品多次应邀赴国外参展并多次在国内外比赛中获奖,为大丰麦秆剪贴画增添了一道亮丽风景。

  下面,让我们一起领略吴永龙老师既有“田野味”又有“国画韵”的麦秆剪贴画作品吧~

  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在促进现代农技推广、传统工艺与非遗传承、乡村产业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大丰区已累计成功申报省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4家,另外两家分别是陈银付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和尼可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

  下一步,大丰区将以此为契机,创新乡土人才工作举措,充分发挥乡土人才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等方面的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大丰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