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频上热搜的肺炎支原体,让不少家长都胆战心惊,生怕自己孩子感染上。不过,儿科专家提醒,有时候也不要过于慌张,不能一有症状,就把娃儿带来医院,做各种检查,避免交叉感染。
今天(11月3日)中午12点,记者来到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门诊,诊室里还是有不少患儿和家长在等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尹莉萍介绍,如果仅仅是很普通的一些感冒的症状,比如只有一些鼻塞、流鼻涕 ,完全可以在家里先对症治疗一下,来了以后很容易交叉感染。
如果孩子持续发烧3天以上或者咳嗽很严重,建议尽快带孩子就医。医生介绍,现阶段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孩子的确很多,门诊上一有症状就要求给孩子做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查的家长不在少数。
医生建议,有些孩子只是普通的感冒或者细菌感染,这样的焦虑也会增加医院负荷。根据最新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诊疗指南》,确诊支原体肺炎的检查手段一般是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不过,抗体阳性并不一定等于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家长不要看到"阳性"就大惊失色。
尹莉萍说,“一般我们都是用抽血查Igm的抗体,抗体一般要在感染四五天以后才会产生,甚至有的孩子要一周以后才会产生。如果抗体查的太早,就很容易假阴性。有一些孩子查的是阳性,但也不代表他就一定是支原体感染,也许是前一段时间携带了,但是没有临床表现,实际上是可以不用治疗的。还是要我们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发病时间来综合判断是不是感染了。”
另外,部分医院也提供咽拭子、鼻拭子检查支原体核酸,有时候医生还要通过CT来综合判断。
医生提醒,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指南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保证充分休息和能量摄入。医生在门诊也遇到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学业,要求孩子熬夜赶上进度,医生提醒,这一点不利于病情的恢复。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汤安佶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