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新发现:古无脊椎动物的运动重建取得新进展

2023年11月02日 19:53:39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如何从动物化石中提取可靠的运动信息, 一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难点。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选取白垩纪中期已灭绝的黑帝斯蚁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套用于重建古无脊椎动物运动的普适性研究方法,为研究古生物运动系统提供了新的证据。

  古无脊椎动物因身上没有硬质骨骼,肌肉系统也很难通过化石保存下来,所以它们是如何吃东西、如何行走的,我们都很难清楚的了解。

  本次研究的黑帝斯蚁,体长1.5厘米,以其独特的头部结构被广泛研究,但是,它是如何捕食的一直没有定论。本次提出的新研究方法为模拟和验证之前的假设,提供了可以定量验证的科学方法。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博:“这类蚂蚁的两个大牙,我们叫大颚,它们是上下运动的,而现在所有已知蚂蚁的大颚,都是水平运动的,这类蚂蚁黑帝斯蚁的大颚运动方式很不一样。但是它是如何捕食的呢?我们最新发展的这套实验技术,从化石中提取它的一些形态等信息,通过计算机模拟,最后通过三维立体打印,打印出实物来进行实物验证,最后发现它的大颚不是简单往上摆动,而是需要一个三轴运动,更好地捕食它的猎物。”

  科研团队通过生物力学和机器动力仿真实验,生态复原了黑帝斯蚁的捕食情景。相关成果近期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王博:“通过这套方法我们可以将过去灭绝的生物,它是如何运动的给重建起来,也就是让灭绝的生物活起来,这样对我们系统性研究灭绝生物,也就是古生物的运动方式,取食行为等古生态学的一些特征,提供了更多更好的证据。”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吕莹莹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