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张謇先生诞辰170周年,献礼通大附院建院112周年,10月29日晚,作为南通市重点文艺精品生产项目库扶持作品,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大型原创话剧《大国良医》在江苏紫金大剧院上演。
南通因为张謇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因为张謇而拥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化底蕴。话剧《大国良医》从辛亥革命催生的南通医院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以张謇及其三兄张詧创办的医院和医科学校为主线,展现了医院百十余年发展历史上几个关键节点和人物故事,贯穿以张謇和当代通医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以丰满的人物形象和真实感人的情节,展现出张謇先生及其追随者们始终秉持的公益慈善之心,讴歌了以张謇为首的南通地方有识之士“祈通中西”的理念,爱国为民的情怀,危急时刻的担当。该剧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和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共同出品,中国农工民主党江苏省委员会直属工作委员会协办,申演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承制。
他是清末状元、翰林学者,却毅然辞官回乡,走出了一条千古无人的崭新道路,用一国的理想建造了“中国近代第一城”。
伴随着深沉婉转的大提琴声张謇先生从时空深处走来,随着代表时空流转的三扇大门移步换形,历代通大附院人展开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精神对话。
时光无言,岁月有声,在一幕幕的场景更替中,一位位医者在战火中坚守,在困境中突破,在每一个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他们在张謇精神的引领下前行,书写大国良医之志,在百年医路中与张謇遥遥相望。
该剧张謇的饰演者是国家一级演员、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康爱石,神形具备的演绎让观众们仿佛置身剧中,与张謇相遇。张謇嫡孙张绪武先生曾评价说:康爱石是话剧舞台上饰演张謇的不二人选。
不足两小时的话剧中既要展现张謇、张詧创办医院的往事,同时又要呈现通大附院百十年的岁月长河,那必是对张謇有过深度研究,对医院历史熟悉掌握的人才可以做到。该剧编剧倪歌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工会主席,文博中心主任,她编纂过《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志》,主持院史馆建设,收集研读医院创始人张謇先生的众多史料。该剧的创作还得到了张謇研究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从真实史料中更加全面地还原了张謇先生的办医理念。
以何鸣晖导演为首的主创团队通过通大附院认识了张謇,走近张謇,通过张謇读懂南通,触碰到了最真实的医者仁心。张謇先生虽早已步入历史,但他的精神却依旧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医者,主创团队在南通经过多次采风,感受到张謇在南通留下的深刻印记,南通老百姓对张謇的深厚感情,被他的事迹所深深感动。他们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开始了舞台艺术的创作,通过舞美、灯光、音乐等舞台形式的结合,在散点式戏剧结构中,串起了一部源远流长的通大附院编年史,波澜壮阔,宏大精巧,恰似一篇形散而神不散的舞台散文。
剧中名中医胡瑞生的饰演者是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中医科医师陈韬,群演则均是由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员工和南通大学师生组成。在时间的更替中坚守与传承,他们既是医者,也是张謇“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医学理念的践行者。群演们说,创排的过程也恰好完成了一场触碰灵魂的思政教育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演绎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一场视听盛宴,更是一份发自内心的感动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