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近日,记者走进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马头镇仲弓村看到,一片千亩农田正在等待收割,收割后产生的秸秆将于二十天后,由淮安国峰清源公司通过生态处理变成有机肥,重新反哺到秋种中来。
“以前这个稻秸秆都是偷烧,要么朝田头堆,朝沟里面、水渠里面填,污染环境,第二呢,虫害、病害比较厉害。”村民王学兵告诉记者,这块地收割后将产生两万吨水稻秸秆,以往农村都是一烧了之,一弃了之,现在这些秸秆会经过搂草、打捆、抓草等一系列方式进行收集,等待专业公司前来收购。这样的改变,不仅解决了困扰农户们多年的秸秆处理难题,也是“秸”尽所用的第一步。秸秆收集完成后,将会作为原料运输回收至淮安国峰清源公司,开启秸秆“变废为宝”之旅。
在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工人首先将收集来的秸秆进行破碎,破碎后和沼渣、菌菇渣等有机废弃物混合后进入有机发酵槽,经过约20天的高温腐熟后输送到陈化区继续腐熟透彻,之后经筛选,灭菌,培菌,质检,包装等后端处理工艺,做成合格的有机肥料,不仅可以用于秋种,还可以用于培植高效经济作物。
在淮安国家农科园,花趣园里的上百种、数万盆南美热带三角梅正竞相绽放,菜趣园里的生菜、甜瓜、木瓜等果蔬也长势喜人,色泽鲜艳、果形饱满。据悉,农科园里所有的植物都是施用国峰清源公司的有机肥,这比普通肥料更营养。
据国峰清源公司技术总监江枫介绍,过去长期使用化肥,土壤会变得过酸或者过碱,板结硬化,并且常规的化肥只有氮磷钾三个元素,不能给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相较于化肥,有机肥营养要素全面,微生物菌群齐全,不仅能明显提高各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活化土壤和改善土壤结构。
目前,淮安国峰清源公司推出的有机肥项目年处理秸秆4万多吨,产出有机肥5万吨,以该公司为辐射,周边大棚使用有机肥三千多亩、大田使用有机肥五万多亩,不仅带动淮安当地循环农业有机种植基地建设与高端果蔬产业发展,更推动周边农户在水稻小麦种植和大棚蔬果种植上使用优质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带动了生态农业发展,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
下一步,淮阴区将通过发展国峰清源等生态循环企业为契机,不断提高有机肥的产能,并根据不同的农作物需求研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有机肥产品,例如水稻专用肥、小麦专用肥、瓜果蔬菜专用产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