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如皋:乘“数”而上,“智”启美好未来

2023年10月29日 13:45:13 | 来源:如e如皋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乘“数”而上千帆竞,以“智”赋能促发展。近年来,随着数字中国建设的深入推进,数字化为城市竞争开辟了新的赛道。伴随着数字触角延伸至江苏如皋的各个角落,人们的生产生活正在被深刻改变。

  “智”造业加“数”前行

  走进如皋高新区(如城街道)天南电力公司车间,自动化生产线开足马力,生产数据在车间大屏上持续跳动……听不到人声鼎沸、看不见火花四溅,赶生产却是热火朝天、一片繁忙。

  “近期,我公司新增一条全自动的锻造生产线,产品合格率从原来的80%左右提高到90%左右,也大大减少对员工的职业危害,目前,公司正在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为我们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江苏天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姚建生信心满满地说。

  典型引领,越来越多企业主动拥抱“智改数转”,带动整个行业实现“整体升级”。近年来,如皋不断强化企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工作,2022年,经考核认定“智改数转”项目346个,今年目标完成354个,目前已实施257个。

  亮眼的“成绩单”,是如皋“智”造业正加“数”前行的证明。从生产设备、生产线到企业管理、客户维护,将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贯穿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催生出推动工业提质增效的新引擎。

  数字农场“慧”就新图景

  时下,长港村2000多亩水稻已全面进入丰收季。当地种植户们利用晴好天气,组织机械收割。阳光下,收割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卷起金色的浪涛,沉甸甸的稻谷颗粒归仓,一派丰收的景象。

  机械收割场景仅仅是长港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从曾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作,到现在“只闻机器响,不见人奔忙”的现代化生产,近年来,长港村铆足干劲,推动农业生产全程、全面、全域机械化,一批又一批新技术、新种苗、新农机正逐渐渗透到沃野田畴间。

  如今,有了技术加持,长港村的农产品产量有了明显提升,拓销路增收入成为当务之急。如城街道长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范重庆表示:“线上直播打开了销路,也打了我们的思路。”长港村有大闸蟹养殖基地、鲜切花基地、苗木种植基地等,借助街道提供的“网络主播志愿联盟”,我们将定期推出“主播带货”农户专场,把长港村的农特产品在线上销售推广,让老百姓也享受网络带来的红利。

  “智”造美好“慧”生活

  近年来,如皋在电子信息等优势主导产业的加持下,推动交通、安全、健康、生活等和数字技术深度融合,成功引入顺丰丰图、天正、鸿博等一批围绕智能路网产业的生态型企业,智能路网产业初显特色、来势向好,完成了“从无到有”的飞跃,也让让“智”“慧”的触角,成为守护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坚实屏障。

  大润发路口的交通诱导显示屏,路口各个方向的拥堵情况“一览无余”,提醒着市民避开拥堵路段;满载包裹的无人快递运输车,头顶探测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平稳穿梭在非机动车道,过马路时会亮灯让行,并发出萌萌的提示音;如皋益有建设LNG应急调峰储备站的SGADA系统,值班人员轻点鼠标,便能实现对全市燃气管网位置、分布、流量和燃气浓度的可视化监测;护城河边看似不起眼的跑道也大有“门道”。通过人脸识别便能实时记录和传送健身者的心率、跑步里程、消耗热量等;如城街道一老一小融合服务中心内的“邻里爱心食堂”,只要走到结账的机器前,将脸对准“智慧用餐系统”,便能一秒付款,享用午餐......

  从政务服务到百姓生活,再到乡村振兴,迅速生长的数字动能,一项项便民事项落地见效,正推动如皋在数字政务、城市管理、智慧养老等多方面升级,带给群众更精准、更有人情味的体验,让百姓的获得感越来越足。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