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里的家乡”教学研讨会在高淳举行

2023年10月27日 17:58:06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拥有丰富的民歌资源,有古运河边沉重有力的“邳州运河船工号子”,有乡间田埂旁优美细腻的“邵伯秧号子”,还有清丽悦耳的《茉莉花》。如何将这些吴韵汉风传承下来?今天(10月27日)上午,“民歌里的家乡”教学研讨活动暨《吴韵汉风 民歌里的家乡》新书发布会在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举行。

  自古以来,高淳就有“出门山歌进门戏”的习俗。在教学研讨会上,阳江中心小学的师生们展示了《吴韵汉风 民歌里的家乡》收录的《五月栽秧》和《拨开龙头摆开梢》两首当地民歌的教学。

  老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及演唱、讲解,将民歌的歌词、旋律、节奏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进入了民歌的世界,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民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据了解,阳江中心小学拥有1所中心校、4所农村小学,该校融合非遗文化、乡村文化,开发特色美育文化校本课程,收集整理地方民歌资料,建立了当地民歌音乐资源库,还编制了打莲湘特色校本教材。

  南京市高淳区阳江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姬大卫说:“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传承,这样可以让他们首先对家乡、对我们祖国有一种热爱、一种情怀,同时,通过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他们可以培养比较好的品格,比方说积极乐观 、奉献 、友善等等。”

  为了让更多的学校通过音乐课和双减兴趣课程来传承江苏丰富的民歌文化,省教科院音乐教研员潘丽琴和南师大泰州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胡行岗牵头,全省13个设区市音乐教研员及“非遗”民歌传承人组成的团队,共同编写了《吴韵汉风 民歌里的家乡》一书,收录了江苏地域范围内流传的50余首优秀民歌。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音乐学院院长胡行岗说:“依托教材里的这些非遗民歌,我们可以将江苏的传统民歌、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特别是能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家乡的味道。”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编辑/刘静)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