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江阴发展大会暨2023经贸洽谈会召开在即,江阴将邀请在外发展的江阴儿女相聚故乡,共话桑梓情、共谋发展计。来听听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徐福祥对江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徐福祥,1943年出生于江阴市徐霞客镇,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国家级专家、卫星工程总设计师。担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期间,他和团队一共创造了12颗卫星、4艘飞船连续发射成功的佳绩,尤其是从“神舟一号”飞船到“神舟四号”飞船的连续发射成功,为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离开江阴70年
对故乡的记忆仍然清晰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现顾问徐福祥:我基本上每年都会回来,对故乡还是很怀念的。前不久我写了一首诗:“根在哪里?在那四面环水的胜地,春天的菱花洒满河面,盛夏的知了响彻岸边的柳堤,深秋的田埂,鸣虫约我晨曦赴约,隆冬前夜,憧憬年夜饭的丰盛欢愉。”这是第一段,是讲春夏秋冬、江南的风光。我的家乡还是很美丽的。
自强不息
用奋斗传承江阴精神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现顾问徐福祥:我记得江阴精神是“人心齐、民性刚、敢攀登、创一流”,在读书、工作期间,我一直把江阴这种不服输的精神贯彻在自己的一生当中。江阴是“中国制造业第一县”,我参加了两次发展大会,都深深地被江阴取得的成绩所震撼。
建言江阴
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现顾问徐福祥:航天精神实际上跟江阴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我们的江阴也要靠自己的创新。引进人才很重要,但是培养自己的人才更重要。人才是第一的,我们要挖掘这些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充实到我们的队伍里去。
心怀爱国志、情系桑梓缘
期待家乡人民创造更大的奇迹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现顾问徐福祥:我从事航天的时候,中国还没有发展卫星,那个时候我是以大学老师的身份投入了国家的航天事业。我们现在已经到火星了,我们将来还要去访问天王星、海王星、木星,越来越远。如果没有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热爱,不可能有那么一批一批人,前赴后继地在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这一点实际上江阴人也是这样。
希望这次发展大会能够激励江阴人民更加发扬江阴精神,使江阴人民在这片热土上能够创造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奇迹。
(来源: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