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网、育产、立规——无锡车联网的世界观和实践论丨新华社

2023年10月22日 11:11:29 | 来源:新华社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走进无锡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会在道路上不时看到一辆辆外形新颖的自动驾驶小巴,定时定点往返于高铁站和大型居民区之间,有序接驳短途客人。这些自动驾驶小巴不仅能360度观察周边人流车流,还能提前至少50米识别前方路况,自动接收道路灯柱发出的避让警示。

  人们无法察觉到的,则是遍布全车的激光雷达和摄像头,以及在无锡全市1720个路口安装的运用车联网技术升级改造的路侧感知设备,这就相当于车和路都拥有了智能化的“眼睛和大脑”,时时刻刻在进行着“路”的信息与“车”的信息的瞬息交互。

  在10月20日-23日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期间,无锡将接连举办两场车联网主题论坛,包括第四届中国(无锡)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无锡智能网联汽车生态大会。

  “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依托“路-网-车-云”四大要素的全面协同,已经在无锡形成了商业化运营的雏形;而且更显示着一个具备新质生产力的庞大新兴产业正在拥有“物联网之都”美誉的无锡市勃发形成。

  精心织网

  “路-网-车-云”要素协同初成


无人驾驶微循环小巴正行驶在锡东新城

  车联网是跨信息通信、汽车、交通等领域的交叉新兴技术。蜂窝车联网(C-V2X,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技术是能保证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能的车联网专用无线通信技术。无锡市作为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所在地,依托在物联网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集聚方面的“先发优势”,在全国较早实现了C-V2X技术的落地验证,形成了区域性的示范场景,为我国C-V2X技术路径成为国际主流奠定了基础。

  “路-网-车-云”是高质量织就车联网的四大要素。无锡市依托首批“千兆”城市建设和全省领先的5G覆盖密度和网络质量,结合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和IPv6规模部署,在承担RFID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车联网(C-V2X)城市级应用示范、工信部车联网课题等各级重大项目的过程中,持续投入建设市、区两级级车联网运营主体,并基于地方标准分级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车联网城市级C-V2X网络,完成了全市1512个路口的基础升级改造,856个路口的中级智能化改造,100多项信号灯在线导航、危险预警、路口协同起步等车联网功能性应用场景的部署,并在超50平方公里的区域完成了高级智能化升级改造。无锡市从“云-管-端”三个层面重点开展技术攻关,搭建车联网大数据中心、交管数据交互平台、V2X数据应用服务平台、交通路况诊断与信息发布平台等“一中心三平台” 的车联网系统架构,全面打通了交管、车辆、出行服务等领域的横向数据交互,形成了国内最齐全、最完备的交管信息接入。为全面适应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应用的需要,无锡市开放了全域城市道路、2条城市快速路、4个片区147.1平方公里无人化自动驾驶测试区。2023年,基于《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在全国首创性将车联网基础设施纳入城市更新、道路新改扩建工作,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保障长期、科学推进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这使得无锡市高质量完成了车联网“织网”的基础性工作,也为抢占车联网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着力育产

  激发技术应用拉动效能


无锡市车联网小镇

  在高质量织就车联网,初步形成“路-网-车-云”全面协同格局的同时,聚焦“网络、芯片、数据”三大关键要素,围绕“感、传、存、算、用”五大核心环节,依托车联网构建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企业壮大—产业集群”四位一体的产业集群也在无锡快速崛起。

  从2019年开始,无锡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开始加速推进。到2022年,无锡市已经拥有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核心企业198家,2022年核心产业规模351亿元。这期间,“中国南山•无锡车联网小镇”成为全国首个以车联网为特色的专业小镇,获评国家发改委长三角一体化重点项目和省级特色小镇,成为无锡车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验基地。同时,无锡各区也结合自身特色打造车联网重点发展领域,形成各具特色、相互支撑、紧密衔接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链条。无锡新吴区的车规级芯片和高精度传感器;锡山区的智能操作系统、车载智能终端、智能计算平台、激光/毫米雷达等智能网联汽车整体解决方案;滨湖区和经开区的智能控制软件、智能计算平台等;以及在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人机交互及人机共驾、车路交互、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突破性研发,使无锡市积累和掌握了一批自主可控的车联网关键核心技术。

  为加快推进车联网产业发展,无锡市着重发挥示范应用的牵引作用。在智慧交通方面,包括信号灯灯态在内的实时交通信息已拓展至百度、四维图新等图商和奥迪、福特等19款车型,上线路口数1512个。在全市开设了10条公交优先道路,覆盖28个重要路口,公交路口平均等待时间缩短36.1%,平均停车次数减少25.5%。在自动驾驶方面,车城智联、航天大为等企业开通11条线路61辆自动驾驶微巴的常态化运营,创新开展“拼车巴士”、“定制巴士”等业务。截至目前,全市自动驾驶小巴车累计接驳35230人次,年底部分线路拟开展试收费和无人化。仙途智能自动驾驶环卫业务覆盖锡东新城340万平方米街区,形成商业闭环;佳利达物流与村田电子、海力士等企业通过自动驾驶物流实现供应链全流程自动化;京东、优地科技、嘀嘀车联网等企业围绕不同场景开展自动驾驶物流配送。应用的普及不仅有效地检验了车联网技术的运行状态,也拉动了车联网产业的进步和车联网产品的投放,商用化成为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最好催化剂。

  超前立规

  确保产业安全有序发展


9月底,微循环自动驾驶小巴行驶在无锡某公园内

  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融合运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以及高端制造业基础的新生事物,在规范发展、安全保障、有序推进方面,迫切需要政策法规和相关权威专业机构的指引和规范。为此,无锡市作为首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所在地,做了大量前瞻性的工作,为车联网在城市中安全有序发展做出了示范。

  在推动引导车联网产业发展的工作机制上,2019年以来,无锡市先后成立了以分管市领导为核心的车联网项目专班,由工信、公安、交通等部门组成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联席工作小组,以及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不断研究解决先导区建设和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在规范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上,无锡市已初步形成“1个地方法规+1个行动计划+1个管理细则+N个标准规范”的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政策法规体系。2021年9月正式发布并于2022年9月修订的《无锡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明确将配备驾驶人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的范围扩大到无锡全市,这意味着无锡成为全国首个开放全域测试、示范的城市。2022年7月20日正式发布的《智能网联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指南 第1部分:总则》,是全国首个智能网联道路建设的市级地方标准,并且后续系列标准已进入无锡市立项论证阶段。2023年3月1日实施的《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是全国首部车联网领域的地方性法规,《条例》围绕车路协同发展进行地方立法,具有突出的前瞻性,它将车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新基建范畴予以财政和政策支持,使得车联网体系下的“路-网-车-云”协同发展获得了政府和企业的“双向驱动”。而根据《无锡市“十四五”车联网产业规划》和《无锡市车联网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掣画的无锡市车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到2025年末,无锡市将实现车联网应用场景200个,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80%,车联网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

  随着正在召开的“2023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揭牌的“国家智能汽车交通运行安全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无锡正式亮相,“车联网第一城”将成为无锡市又一个实至名归的美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