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 从战争中走来丨王玉寿:那年,我们与时间赛跑,与炸弹赌命

2023年10月22日 16:59:56 | 来源: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开栏语: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追忆往昔,70年前,正义之师用钢铁意志夺取了伟大胜利;现如今,志愿军战士们的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我苏客户端联动江苏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与抗美援朝老兵一起回望那段烽火岁月,更懂和平的珍贵。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段战火纷飞的日子,聆听时任志愿军后勤部队高射炮团士兵王玉寿搬离定时炸弹的惊险故事……


  1949年3月,年仅16岁的王玉寿应征入伍,随军参加了渡江战役以及之后的解放全中国的大小战事。在炮火的洗礼下,少年渐渐蜕去了稚嫩,成为一名坚强的战士。

  1952年11月下旬,王玉寿所在部队冒着风雪入朝。“我们一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一路上群众都在给我们送行,这让我感到光荣也感到责任的重大”。

  抗美援朝前期,由于朝鲜境内的山路极为狭窄,而运输车又十分醒目,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对志愿军的补给线进行了疯狂轰炸,这给志愿军的后勤保障带来极大的考验。“原来没有后勤部队,从鸭绿江开100辆汽车,到三八线,只剩下1辆,其它都被(美军)飞机炸掉了。”

  为打破美军对志愿军补给线的封锁,中国人民志愿军成立了后方勤务司令部,并从国内抽调两个铁道兵师和两个高炮团编入后勤部队,入朝参战。王玉寿所在公安15师43团也在其中。一到朝鲜,王玉寿就投入了战斗,“当天晚上敌机就来了。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把灯关了,我们就对着天上飞机开枪,吸引敌机的火力。”

  虽然不是战斗一线,但补给线每天都经受着飞机大炮的摧残。王玉寿所在部队保卫的路段,有一座20米长的桥,是从大后方奔赴三八线的咽喉要地,也是美军重点破坏的交通设施。在一次轰炸中,美军投下了三枚有2米高、水桶粗的炸弹,两枚当场爆炸,而剩下的一枚则是个定时炸弹,如果不立即拆除或者搬离桥梁,将对运输线造成毁灭性打击。“教导员喊,‘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站出来,为祖国为人民立功,自愿往前冲’。”虽然已经过去了70多年,但教导员的喊话依然萦绕在王玉寿耳边。当时还是共青团员的他挺身而出,跟其他15名战士一起,接下了搬离炸弹的重任。“我们16个人,都硬着头皮,拿钢杆、拿绳子,把定时炸弹抬离公路300米。”爆炸可能是1小时、3小时、6小时后,也有可能就是下一秒。由于爆炸时间不确定,搬离炸弹的任务给大家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但是王玉寿在内的16名志愿军人还是挺身而出。“那个炸弹,就像这个手表一样,到时间就会爆炸。如果在搬离过程中爆炸,那这16个人全部要牺牲。但是我们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我们不站出来,谁站出来?”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看着当下的年轻人,王玉寿感触颇多,“70年前,我们做了自己该做的事,保卫国家保卫人民,70年后的今天轮到你们这群年轻人了。你们要好好学习,要好好地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

  (来源:姜堰区融媒体中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