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deo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南通创新探索运用AI技术实现全天候监测与保护。目前,全市本底物种记录刷新至378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达94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珍稀濒危物种数达89种。
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自然生态所总工程师腊孟珂说:“在摄像头拍到这些鸟类以后,通过算法筛选出有鸟的视频或图片传递到后台,去跟数据库里面的去对比,大大减少了人力监测的偶然性,可以实现长期的、持续性的监测。”
AI技术监测重点针对勺嘴鹬、黑脸琵鹭、小天鹅等鸟类。目前,丰利滩涂湿地、东凌湖、开沙岛等6处鸟类热点区已经完成建设,其余4处的建设工作预计本月底前结束。通过南通市生态环境部门近一年的观测调查,在全市各热点区域内,与上轮全域本底调查数据相比,新增281种物种新观测记录,含中华凤头燕鸥、遗鸥2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豹猫、獐等8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生态保护成效明显。
南通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唐勇说:“我们将加大生态岛试验区、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同时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杨 张琦 徐晗 供片台/南通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