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宜兴生态渔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促进宜兴生态渔业高质量发展。10月19日,作为2023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重要内容之一的,首届江苏宜兴现代渔业发展会议暨2023宜兴渔业产业招商推介会在宜兴举行,会议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和无锡市人民政府指导,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
会议现场,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聚焦公司化运营、园区化管理、品牌化建设、产业化发展,与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无锡通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单位签订了宜兴渔业产业战略合作协议。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将推动多产融合,并驱发展,围绕“种苗—饲料—养殖—食品深加工—销售”各环节,不断完善产业体系,聚焦“两湖一园”,重点建设智慧渔业产业园,打造绿色养殖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推动淡水鱼产业向现代化、工厂化、数字化迈进;建设宜兴青虾产业园区、鲂鲫产业园区,做好青虾鲂鲫新品种研发、保种、扩繁以及配套养殖技术研发,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渔文旅综合体项目,大力发展集休闲垂钓、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于一体的“渔旅结合”新业态,推动形成“文旅融合,双核驱动”的发展模式。
渔业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宜兴市城建文旅集团携手8家银行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宜兴市滆湖湾渔业产业园生态提升项目”银企合作,签约金额达20亿元,为滆湖湾渔业产业园建设及发展提供充沛的资金保障。
创新驱动,智囊助力。会上聘任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徐跑,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水产养殖系主任、教授刘其根等8位资深专家学者为宜兴市首批“渔业产业发展智库”专家。宜兴市渔业科研成果转化联盟正式成立,联盟将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及各类创新主体,集聚国内外创新创业资源,全力助推宜兴水产产业创新建设,着力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无锡市“河荡三青”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中心基地落户宜兴。该中心将致力于“河荡三青”(青鱼、青虾、青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护、研究和利用,通过创新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动优良水产品品种培育,提高渔业生产质量和效益。
会议现场举行了“宜兴市现代渔业产业园”青虾种业和养殖示范基地及鲂鲫种业和养殖示范基地线上开工仪式。宜兴青虾种业和养殖示范基地项目位于宜兴市高塍镇,总面积约 6500 亩,总投资4.3亿元,计划通过建设“一核二带四区”,致力打造全国青虾“种源”中心,构建青虾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的示范基地。宜兴鲂鲫种业和养殖示范基地项目位于宜兴市和桥镇,总面积约2500亩,总投资约1.5亿元,拟建设5000平方米现代化鱼苗孵化车间,重点做好抗病毒鲫鱼苗种“兴渔1号”养殖及推广,致力将其打造成为现代水产养殖样板区、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样板区、农业旅游样板区、滆湖水资源保护样板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徐跑、无锡市农业农村局姚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傅洪拓、湖州师范学院叶金云等围绕稻渔生态种养、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等内容作主题报告。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徐恺言 编辑/周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