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扬州农科院)核技术应用研究室选育的荷花新品种“广陵仙子”,正面向社会征寻实施合作伙伴,推动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为扬州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农业力量”。
据介绍,本次科研成果转让转化是根据《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目的是让科研院所实验室成果快速转变为生产生活中的“新动能”,促进全市农文旅深入融合发展。
“广陵仙子”(苏鉴花201301)是里下河农科所育成的观赏荷花新品种,中等株型,其立叶高35(18~45)厘米,叶径18(14~23)厘米。花柄长44(37~49)厘米,花期早。花为碗状,花色粉红,莲蓬呈漏斗形。
里下河农科所核技术应用研究室专家刘春贵介绍,“广陵仙子”喜光,喜温,较耐寒,极耐高温,对土质要求不严,偏酸性、偏碱性的土壤都可栽种荷花;但以富含有机质的塘泥或河泥栽种生长发育最好,PH以6.5最适宜;该品种在生育期内先发叶后开花、花叶并生,单朵花依次而孕,一面开花、一面现蕾、一面结实,花尽新藕生成,花期早,6月15日始花,单朵花期3-4天,群体花期62天;“广陵仙子”适宜江苏省及长江流域各地缸盆栽植,或在水面不超过0.5米的水面栽培。对观赏荷花易发的褐纹病、斑枯病具有较强的抗病性。
近年来,里下河农科所核技术应用研究室在水生花卉研究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培育出众多鸢尾、睡莲、荷花新品种。每年,里下河农科所还组织包含了姬妃莲、点绛唇、小碧台、寿星桃、红万万、扬州碗莲、貂蝉揽鬓、碧台晨曦等400个品种的集中展示,这其中有引进到扬州的珍稀品种,也有自行培育的新品种;有高达2米的大型荷花,也有可以长在茶杯中的袖珍小碗莲,丰富了市民生活,促进了全市旅游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