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23中国陶都(宜兴)金秋经贸洽谈会在寓意着丰收、喜庆和幸福的时节里翩然而至。鲜花装扮城市,霓虹点亮夜空,艳丽的彩旗在道路旁招展,宜兴再一次将最美的画卷呈现于世,将最诚挚的情谊付诸于行,以激情昂扬的精神风貌和志存高远的远大追求,敞开怀抱迎接四海宾朋。
活力,决定宜兴发展的未来。
经过几十年的耕耘,宜兴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电线电缆、环保等传统产业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近年来,宜兴市加大产业转型步伐,围绕“3+3+N”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加速推动电线电缆、节能环保等传统优势产业优结构、提技术、强管理,陶瓷耐材产业壮规模、提质效,扎实推进集成电路、新能源、生命健康等三大新兴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同时,加快人工智能、元宇宙、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布局建设,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生机勃发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此外,宜兴市还持续擦亮“宜兴业”营商环境品牌,通过深化“地改”工作、“放管服”改革,加快打响“项目最快落地”营商环境品牌等,提高企业受益度,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以“走在前、做示范”的豪情担当,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宜兴新实践,谱写“强富美高”新宜兴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生态,绘就宜兴的秀丽容颜。
青山环绕,秀水穿城,这个时节,漫步陶都,城乡处处美景如画。近年来,宜兴市以“263”专项行动作为践行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契机,持续做好生态污染“减法”和生态工程建设“加法”。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生态文明“加减法”的过程中,围绕治水、治气、治固废等重点,宜兴市综合实施河湖生态清淤、重点河湖专项治理等工程,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散乱污”企业,超额完成“减煤”“减化”任务。
同时着力做好“显山、露水、造园、植绿”四篇文章,高质高效推进城乡建设,让绿色资源“零距离”融入市民生活,成功构建“郊野公园—城市综合公园—街区生活公园—邻里口袋公园”四级完整体系,建成各类公园近100个,改造近5万平方米林下空间。宜兴市先后荣获、入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国美丽乡村重点县建设试点、江苏省生态保护引领区等,一流的生态宜居环境已成为宜兴最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
文明,展现宜兴的优雅气质。
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越高、社会秩序越规范、人文生态环境越好,其城市形象也就越佳,就越能凝聚人心、凝聚人气。继2017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蝉联这一殊荣后,宜兴市坚持将全国文明城市常态长效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与城市建设管理、市民素质提升等统筹并进,把解决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痛点,作为出发点、落脚点,用心用情解决一批城市治理顽疾和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
全市上下共同发力,将文明融入城市肌理,高擎打造“全域文明、全体文明、全面文明”之旗,描绘“文明之风日盛,一城温润大爱”的生动图景,实现居民幸福指数与城市文明底蕴同步提升。如今,文明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改变着宜兴的大街小巷,改变着你我的一举一动,不仅让越来越多宜兴人享受到文明带来的幸福,也全面提升了城市竞争力、美誉度、吸引力和综合软实力。
宜兴,宜居、宜游、宜商,无疑是太湖西线最具发展潜力和活力的城市。在大开放格局中,宜兴诚挚邀请有创业创富梦想的人们,会聚这座城市,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携手把宜兴造就得越来越美好。
(来源:宜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