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江苏省委改革办与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江苏公共•新闻频道联合策划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读节目《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关注“分层分类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
截至2023年上半年,江苏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62.4万人,平均保障标准达到每人每月823元;城乡特困人员20万人,认定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15.3万人,开展临时救助8.3万人次,民政部门对116万人次困难群众发放价格临时补贴7443万元。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资金40.5亿元,惠及88万残疾人。全省51.9万名困境儿童实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
2014年,江苏省政府颁发《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确立了“8+1”的救助制度体系框架。“8”是指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1”指的是社会力量参与。
2020年,中央和省先后印发文件,提出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救助制度体系。目前,江苏正在推动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社会救助格局。
民政部门主要是保障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对临时遇困对象开展急难救助。
专项社会救助由教育、住建、人社、应急、医保等部门负责,对低保、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众开展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受灾人员救助和医疗救助等。
如何将暖心的政策送到这些人群身边,做到应保尽保呢?
本期《黄金时间》围绕“分层分类救助 兜牢民生底线”
邀请到了
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 赵庭朴
江苏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副处长 王凤霞
江苏省慈善总会项目管理部主任 马 捷
为你一一解答!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需。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有人办、马上办、能办好。关注10月17日江苏卫视频道、江苏公共·新闻频道《黄金时间》。
《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将通过荔枝新闻客户端、江苏新闻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融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让改革跑出加速度,让百姓更有获得感!
《黄金时间—改革政策e解读》10月17日20:05,不见不散!
特别支持
中国铁塔江苏公司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孙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