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特色,不再“千村一面” 泰州海陵农业现代化建设留住美丽乡愁

2023年10月14日 17:03:55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0月13日,泰州海陵区召开“中国式现代化海陵新实践”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推进农业现代化专场,介绍海陵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等方面的情况。

  据介绍,近年来,海陵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启动“吨粮田”建设,累计投入2.3亿元,建成高标准农田10.4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比重为71.3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97万亩,粮食单产屡创新高,稻麦两季亩产平均达1096公斤以上,实现“吨良田”,粮食生产有望实现“二十连丰”。

  海陵区放大水禽、水产、水稻和高档花卉“三水一花”特色种业优势,建设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国家级姜曲海猪保种场、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等,开展水禽、水产、稻麦良种选育、繁育和技术创新集成,“红旗”牌稻麦良种获评江苏省著名商标,良种出口约3000吨。延伸花卉引培、生产、销售全产业链,产业规模达5亿元以上。重点培育优质稻米生产与加工、果蔬种植与采摘、优质淡水产品养殖等乡土产业,初步集聚苏陈稻米、城西果蔬、罡杨淡水养殖等“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海陵全区共有乡土特色产业重点经营户33户。“弘梅”糕点获得省级老字号产品认证,梅香食品、润乡米业、油恒公司等企业产品获得“绿色产品”“有机食品”称号。

  在乡村建设中,海陵区注重挖掘本土特色,解决“千村一面”问题。一方面注重特色产业的打造。比如,麒麟社区依托现代农业资源优势,采用“特色农产品+民宿餐饮+体验种植+观光采摘+户外拓展”的模式开发农业多功能性,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产业,打造“水美麒麟”。另一方面注重特色文化的彰显。组织乡贤、村民和能工巧匠,充分挖掘和发挥乡土文化。比如唐甸村的非遗文化“三月三”庙会、民俗文化馆,姚家社区的“红色党建”文化等等。

  在建设和美乡村方面,海陵区住建局局长王元昶表示,在全面摸底调查基础上,该局对保存完好的传统村落进行登记造册,并积极推荐申报省级传统村落。注重彰显传统村落的特色风貌,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村庄进行标识,加大古建筑、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以留住美丽乡愁。

  此外,该局还加大传统村落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修缮力度,综合采取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等多种方式,充分凸显传统村落的乡村韵味和地域特色。到2023年9月,海陵全区5个镇街,已创成8个省级传统村落。

  (来源:江苏广电泰州中心站/沈骁 通讯员/吴驰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