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存在占道经营、渣土车带泥行驶、商铺店外经营......这些城市管理中的“小症状”,在泗阳都能够进行实时监控,实现“对症下药”。近年来,泗阳县大数据中心在参与城市治理中,改革机制、创新手段、融合平台,搭建泗阳城市治理与服务联动平台,推动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让城市治理更加智能、便捷、精准,实现了传统城市管理“智”的飞跃,全力打造智慧城市县级交互共融标杆。如今,泗阳的城市社会治理正变得越来越“聪明”。
围绕“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域、一端惠全域”的智慧泗阳建设目标,聚焦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两大领域,泗阳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结合自身的特色需求,建设“四大治理”专题系统、城市之眼视频平台、物联网平台、监测预警系统、事件分拨系统、分析研判系统、泗阳数据资源库等,着力推动平台融合、数据融合、事件融合,全面完成“三个一”升级改造,实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在泗阳落地生根。
首先平台融合,部署整合泗阳县一网管全域事件分拨系统、泗阳县分析研判系统、泗阳县监测预警系统、泗阳县城市之眼系统、泗阳县物联网平台以及泗阳县四大治理专题展示系统。在与市平台上下联通的基础上,建立“1334+N”的市、县、乡(街道)三级联动的指挥调度体系,打造“智慧泗阳”基础底座,并按照大城管、大应急、大综治、大交通分类对接了68个相关的系统平台。通过指挥中心的建设,提高政务处理效率,解决各部门联动协调问题,全面提升县域治理现代化水平。
“即使是在早晚交通高峰,县城里也很少堵车。”泗阳出租车司机臧师傅对县城交通状况由衷点赞。“不堵车”,是因为泗阳县城近300个点位交通信号灯已经具备了“感知”功能,自动根据周围路段的人流、车流数量和通行方向,调节信号灯时长。这就是数据融合的威力。
数据融合按照“一数一源、多元采集、共享校核、及时更新、权威发布”的要求,全面汇集、管理、共享城市运行资源,以宿迁市公共数据平台为载体,共享城管、综治、交通、应急、环保、规划、水务、园林、气象及乡镇街道等70个部门数据,接入1.4万多路视频资源,汇聚全县各类物联感知设备,同时积极响应和推动省市数据回流工作,建立了泗阳县政务数据专区,包含地理信息数据库、主题数据库、专题数据库、业务数据库、考评数据库及其他数据库,形成综合性城市治理数据库。
事件融合,统一调度,让城市治理更高效。 “众兴路与洋河路交叉口向西100米水管破裂,污水外溢。”泗阳县综合指挥调度中心收到众兴街道网格员上报的一起待办事项。工作人员立即按照城市管理职责,把事项指派给了县住建局。
“以往处理这类事情,先要跑现场取证、层层上报,光一个回复可能要等好几天。现在最多5分钟,就有部门认领事项、派人处置。”居民李先生说。
泗阳县一张网事件分拨系统整合县域16个问题发现渠道,形成7大事件来源的工单汇聚,实现统一受理、分拨、处置、反馈、办结等全流程闭环处置。处置部门涉及城管局、住建局、公安局、市场监管局、公安局等多个部门,推动了跨部门联动协调工作,提升了事件处置效率。
早在2018年4月,泗阳就建成运行国家B级数据中心机房,为全县所有新建、升级、迁移和拟建的信息化项目统一提供云计算资源和网络安全支持以及运维保障等。 “泗阳数据库”汇聚县域经济发展、城市治理、民生服务、行政审批、社会综治、物联感知等所有数据资源。
智能电子站牌系统智能报站,智慧停车系统无人值守,无人机助力远程执法……如今,在泗阳,各种智慧化应用正在让群众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