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天下│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让生命有尊严地谢幕

2023年10月13日 13:29:00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每年10月的第二个周六是世界安宁缓和医疗日。当生命走向最后一程,如何更好地告别?安宁缓和医疗或许提供了一种答案。来听听医生、患者都怎么说。

“人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回忆录》是一个总结,帮助我想想过去。看到初稿以后我觉得,我可以放心去啦。”这是一位接受过安宁疗护服务的患者留下的话。他当时80多岁,患上晚期癌症,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一开始情绪消极,爱人也终日以泪洗面。

南京市鼓楼区仁医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司瑾瑾说:“当时我们就找来家属跟她谈,了解一下这个爷爷还有什么愿望。他可能想对人生有一个总结和回顾,我们就协助他做了一本生命故事书。包括奶奶非常伤心,我们也对家属做一些减轻哀伤的辅导。”

老人离世后三个月,家属打开了这本《人生回忆录》,深有感触。老人家属还特别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医护人员对老人的耐心开导,感谢医生的精心治疗,从各方面想方设法减轻他的痛苦。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吴剑卿说:“缓和医疗不代表是放弃。对接受缓和医疗的患者及家属,接受充分的评估、沟通,既有医务社工,又有疼痛的、营养的、精神心理的医生共同来制定一个方案。既要关注患者,也要关注患者的家人;既要关注生前,还要包括身后各个方面加以关怀,这是人文医学的体现。”

目前,像南京市儿童医院、东部战区空军医院等都设立了安宁疗护病房。在一些社区医院,比如南京市小行医院设立了独立的安宁疗护中心。一些大型三甲医院,比如江苏省人民医院组建了跨专业的安宁疗护团队,从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多个层面为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服务。

江苏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荣说:“第一,患者需求量逐步提高;第二,原来可能更关注于疼痛,后面可能患者和家属更关注于对他心理的安抚、对他后人的寄托。老年病房、肿瘤病房会常规开展,有这样需求的患者,我们去介入。”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汪乐萍 王从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