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致力于打造“学在清江浦”品牌,以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师资人才队伍建设、落实“双减”等组合拳发力,为教育提质、教育均衡“增能”,全力创建县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共融共享
绽放教育均衡“满园春色”
去年12月,人民小学教育集团纪家楼校区正式揭牌,该校区在课程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建设、配套基建支持等方面与集团本部深度融合,教育实力全面提升,新成员的加入也为人民小学教育集团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翻开清江浦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版图,全区已在全面优化教育资源布局中跑出“加速度”,自出台《关于推进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及5个配套文件以来,投入4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全面推动紧密型集团办学实践试点,目前已成立6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其中学前教育阶段成立了清河幼儿园、人民幼儿园2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包含6个园区;小学阶段成立了师院附小、人民小学、淮海小学3个紧密型教育集团,包含8个学校12个校区;初中阶段成立了清河开明教育集团,包含3个校区,让优质教育从“一枝独秀”变成“满园春色”,与城市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需求“同频共振”。
清江浦区更大力度推进“县中振兴”计划,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目标,持续擦亮江苏省清河中学、江苏省清浦中学“全市普通高中综合考评优秀单位”牌子,以两所四星级高中全力争创省级高品质示范 (特色)高中的同时,“双轮驱动”引领全区教育工作全面提升。
强基提能
厚植中心城区教育沃土
清江浦区建区以来,已投入超10亿元新建扩建了清江浦实小、文津小学、武墩中心幼儿园等十多所学校、幼儿园,已累计增加学前教育学位、义务教育阶段学位超一万个,同时推动师院附小新区分校、人民幼儿园时光印象园区、清河幼儿园北京路园区等5所学校手续办理、施工工作,预计将新增2880个学位,以及规划清江浦区职教中心、淮海小学新校区等4个学校建设,预计将新增7290个学位……
清江浦区坚持将教育工作纳入“高品质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目标任务中统筹谋划,在加大教育资源保障、学位供给的同时,不断加强师资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强供给”“强师资”的紧密互动,铸就中心城区教育的温度和品质。
清江浦区创新教师培训模式、拓宽教师成长平台,以“三名工程”为抓手,评选6所“名学校”、6名“名校长”和模范教师9名,“名教师”200名,并为300位校长、园长、学科骨干开展了“订单式”专题培训;建立名师培养梯队,通过教学基本功大赛、教师发展论坛等形式,不断为教师专业发展滚动赋能。目前,全区已培养特级教师23名、正高级教师18名,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省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13人,市淮上名师、市学科带头人、市“533”英才676人等各类教师人才。
“加减”平衡
构筑“学识”“育人”崭新格局
清江浦区委二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课堂这一施展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清江浦区围绕做好课程内涵“加法”,做实学习负担“减法”,有效落实教育“双减”,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能“双增”,完善《清江浦区学校作业指导与管理实施建议》,“双减”专班常态化督查调研,对作业实行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同时完善“5+2”课后服务形式,多维度、全领域整体规划课后“五点半课堂”,增设500余个包含体育、艺术等丰富多元的学生社团,课后服务覆盖全区约5.5万名中小学生,覆盖率达98%,让学生在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广泛增强技能、拓展爱好,推进“学识”与“育人”高质量结合。
为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校外培训负担,清江浦区组建16个规范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工作小组,分街道片区进行网格化管理,缩减全区持证的学科培训机构至17家,培训机构培训资金监管覆盖率达100%。以“双减”为核心,清江浦区着力推动全区中小学体艺特色创建,布局足球、篮球、游泳、趣味田径、跳绳五个项目至9所中小学,形成“一校一特”的办学格局,同时积极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以人民小学为试点,成立“京剧艺术传承基地”,开设赏京剧、唱京剧、画脸谱、京韵操等“荷娃学京戏”教学,以戏曲文化浸润校园,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