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盐城市亭湖区新兴镇新场村扎实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狠抓长效管护机制创新,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上精准发力,稳步提升人居环境和村容村貌。
党建引领,“双责”锁定长效管护机制目标
在建立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过程中,新兴镇新场村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成立了由村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明确班子分工,落实工作职责,压实一把手“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同时,对人居环境各项工作考核不达标,且排名最后一、二名的,给予黄牌警告,对年终综合倒数一、二名的,评估工作能否胜任,并按组织程序实行“末位警示制”或者“淘汰制”,即移位、换位、腾位。通过量化考评考核目标,激励全体党员干部争先进位,使创建工作环环扣紧,紧密衔接,也带动全村各项工作全面发展。
项目融合,“双赢”夯实长效管护机制底基
在改路、改水、改厕、改房、改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上,新兴镇新场村坚持“五改”项目化,力求项目、人居环境“双赢”。对向上争取来的资金,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专人监督。近年来,先后争取到各类资金1000多万元,全部用于 “五改”及污水处理,一个“实”字抓到底,一个“民”字挂心头,一个“公”字贯始终。新建、提档农村公路10.2公里;全村4条主干河道、21条支河道全部清淤疏浚;完成农村改厕785户,危旧房改造出新48户,宅基地有偿退出3户;组建14人保洁队伍,投放垃圾箱15个、垃圾桶458个、垃圾运输车2辆,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环境卫生常态长效管护;建成老北灶庄和一组小区居民集中居住点生活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示范点2处,惠及群众215户,并紧紧抓住创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的契机,实现污水处理全覆盖。
整合力量,“双动”促进长效管护机制扎根
“党员干部带动、村民群众互动”是扮靓村容颜值关键。新场村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代表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班子成员包片、代表组长包组、党员包区”工作责任制,发动全村群众开展清河道、清垃圾、清杂物、清庭院“四清”活动。成立河道保洁组、杂物清理组、垃圾清运组,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结合创建工作,通过整体集中整、劳务发包整、党员带头整、群众自觉整,班子成员带头干,党员、群众一起干,对全村每一户家前屋后进行全面整治,清理一户,验收一户,通过一户。开放大道、工业园区三条主干道和11个组的农庄道路两侧全部清理整治到位。
民风融合,“双评”激发长效管护机制内生动力
评选清洁文明户、最美家庭户,持续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新场村通过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双评”创造条件。先后修建村民健身广场3处,安装相关健身器材、村级游园3处、篮球场1处、百姓大舞台1处;全村道路、河道两侧、村民家前屋后栽植各类苗木3万余株,节点绿化铺设草坪5万多平方米;全村主干道、入户道路安装路灯458盏。
对全村道路、河道实行包保责任,长效管护,全面提升村居绿化、亮化、美化、净化。村党组织结合村情实际,充分发挥群众民主自治制度作用,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确保内容可行管用。并发挥党员干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带头传承美德、带头制止歪风邪气。2022年,全村共评出“最美家庭”30户、“清洁文明户”26户、“美丽庭院”15个。通过开展道德讲堂,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扶贫帮困、崇尚科学的文明新风,多渠道、全方位美化环境。
下一步,新兴镇新场村将持续强化人居环境整治力度,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细致的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村庄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提升各村“净”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再添高“颜值”。
(邹荣飞 袁建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