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2023年09月25日 21:39:54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25日上午,宿迁召开“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推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宿迁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旅局、市文联、市文旅集团、市文明办等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党的二十大以来,宿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聚焦“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目标追求,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推动文化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宿迁高质量发展多作宣传思想文化贡献。 

  突出凝心聚力,新时代主旋律始终高扬。宿迁始终把牢正确政治方向,持续壮大主流思想,提升话语表达水平,进一步讲好宿迁故事、发展故事。市县媒体持续开设《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走在前列》等专题专栏,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知识竞赛,高标准启动学习贯彻新思想电视综艺栏目《一路向前》第三季赛事,市委宣讲团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宣讲56场,县区联动开展主题宣讲4440场,深入实施理论宣讲“十百千”工程,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党员冬训优秀组织单位,有力推动新思想在宿迁落地生根。紧盯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突出强信心、聚人心、暖民心,推出《助企纾困 聚力前行》等系列报道,有效提升全市上下发展信心,营造出团结奋进的社会氛围。聚焦城市形象提升,扩大宿迁对外影响力,积极主动做好“宿迁马拉松”“酒都文化旅游节”“运河电商大会”等重大活动对外宣传,高标准举办Show Jiangsu外媒采风摄影活动、“行走大江大河 书写水韵书香”等外宣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宿迁、走进宿迁、爱上宿迁。

  根植文明基因,宿迁文明特质持续彰显。宿迁紧扣全国文明诚信高地建设目标定位,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有力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市区社会文明程度指数持续保持全省第一。持续深化公民德育工程,广泛开展“强国复兴有我”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创新推出音乐思政课,按季发布“宿迁好人”和“宿迁市新时代好少年”,二十大以来新入选“中国好人榜”2人、江苏“时代楷模”1人、“江苏好人榜”15人、“省最美人物”7人、“新时代江苏好少年”14人,获评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深化推行《人情新风“宿9条”》,扎实开展人情新风倡导、实践、示范、自治、规范等“五大行动”。扎实推进书香宿迁建设,全民阅读工作取得新成效,市本级创成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并被中国作协评为“全民阅读推广城市”。

  坚持文化惠民,文化供给水平显著提高。深入实施“宿迁出品”计划,创作推出长篇报告文学《奋斗西南岗》、柳琴戏《渔歌》、电影《摄影师青年吴印咸》、电视动画片《环保特攻队·出发吧泗宝》等一批重点作品,苏北琴书《烽火情》获评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实现曲艺国字号奖项新突破,纪录片《最后的水上渔村》等5部作品荣获省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位居全省前列,并首获组织工作奖。深入实施乡村书场和小剧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共建成固定乡村书场100个、小剧场60个,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200余场,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文化需求。创新建立“金鼎”文艺名家工作室,高标准举办第四届“金鼎”文学艺术奖评选,启动2023“金鼎”文化艺术季系列活动,文化供给和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积极开展“文艺之乡”创建,泗阳、泗洪、宿豫和宿城分别创成“江苏省民间文艺之乡”“江苏省泗州戏之乡”“江苏省项羽文化之乡”“江苏省剪纸之乡”。扎实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编排实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 “六大类”工程项目37个,精心举办水韵宿迁•大运河全国首届摄影大赛,《迁里运河》融媒短视频平台访问量超5000万次,皂河龙运城、新盛街历史文化街区等一批文旅融合项目投入运营,宿迁运河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聚焦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实现量质齐升。宿迁紧紧围绕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积极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发展,着力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和产业质态。坚持招大引强,常态化开展文化产业专题招商活动,成功举办上海、杭州、北京等地区招商会,新招引总投资达190.7亿元的文化产业项目54个。实施“百企升级”工程,每年编排100余家重点文化企业纳入“百企升级”计划,建立结对帮扶机制,推动重点文化企业提档升级、快速发展。聚力建强载体平台,制定出台《市级文化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大力推进华东花木大世界、双沟酒类包装产业园、中运河老粮库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积极做好宿迁电商文创园、宿迁软件园、泗阳县文化创意产业工坊、王官集文创产业园项目招引和培育工作,先后创成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3个、建成市级文化产业园区9个。立足企业需求,创新开展文化产业嘉年华活动,成立文化产业发展联盟,举办银企对接会,有力推动全市文化企业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突出创新引领,先后举办三届“金鼎奖”文创大赛,参赛作品超过3500件,开发了“十大最宿迁”系列文创产品,积极构建起文化创意到文创产品的转化平台。聚焦企业发展,鼓励支持100余家文化企业参加长三角文博会、深圳文博会、南京融交会,展出文化创意、AR智能等地方特色产品3000余件,帮助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影响。

  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优化。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市有“四馆”、县有“三馆”。高标准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建设,努力将新馆打造成智能化、人性化的现代图书馆和文化打卡地。每年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不少于1200场,惠及基层群众百万人次,群众文化需求得到充分保障。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服务下沉基层,建成乡村书场141个,常态化开展书场演出,提升改造小剧场61个,文化服务更加便捷丰富。坚持“把舞台交给群众”,创新开展市民文化艺术季,策划推出四大类16项赛事活动,现场参与群众超过10万人次,线上关注流量过百万,掀起了“全民参与、全城关注”的文化热潮。

  努力创作更多群众文艺精品。每年创作优秀文艺作品100部左右,近五年来全市获省文华奖15项、省“五个一工程”奖9项、省“五星工程”奖16项,确保每年都有一到两部精品大戏出炉。推进文旅产业提档升级。目前,全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52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A级景区总数在全省排名第6位。先后创成洪泽湖湿地景区创成国家级5A级景区、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创成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骆马湖旅游度假区创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促进文旅市场加快复苏。今年以来,宿迁抢抓市场复苏机遇,争取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专项资金865万元,为文旅企业向上申报省级旅游产业发展基金1.59亿元,数额均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8月份,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2360.91万人次,同比增长125.3%,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31.32%;实现旅游收入133.49亿元,同比增长25%,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1%。

  (来源:江苏广电宿迁中心站/徐徐 王振捷 通讯员/王茜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