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滨海低碳国土空间优化与可持续发展”专题研讨会在盐城举办,来自南非皇家科学院、俄罗斯科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审计大学、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江苏海洋大学、盐城师范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探滨海地区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党委书记朱万江主任出席研讨会并致辞。
朱万江介绍,滨海地区是全球人口最密集、经济发展最强劲、国土空间开发利用最活跃、海洋碳汇潜力最巨大的地区,也是陆海统筹战略实施的先导区域,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近年来,江苏积极实施海洋强省战略,强化陆海统筹,优化沿海产业空间布局,挖掘蓝碳发展潜力,开展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滨海生态保护修复与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下一步,将立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聚焦滨海绿色产业发展、滨海资源可持续利用、滨海国土空间优化、蓝碳资源开发等内容,探索滨海地区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新路径,为江苏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担当作为。
专题研讨会共设专家主旨报告和平行对话两个环节。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南非皇家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Michael Meadows 教授,俄罗斯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土壤科学学院教授、代理院长、俄罗斯科学院帕维尔·克拉西尔尼科夫院士,南京审计大学党委书记晏维龙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李爱民教授,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长徐军田教授等分享了各自在滨海湿地保护与利用、海洋蓝碳发展、滨海资源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金晓斌教授,盐城师范学院湿地学院院长唐伯平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徐敏教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徐力刚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海洋一所刘大海研究员等围绕如何加快滨海地区绿色低碳发展、如何加强滨海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如何促进滨海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话题进行对话交流。通过对研讨会成果总结,形成“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强化陆海统筹,优化沿海产业空间布局,挖掘蓝碳发展潜力,开展海岸带生态整治修复,推动滨海地区经济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盐城宣言内容。
此次专题研讨会由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共同主办,自然资源部碳中和与国土空间优化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具体承办,吸引省内各涉海高校科研院所及自然资源部门相关代表200余人参加。
(来源:江苏广电盐城中心站/栾坤恒 蔡勇 编辑/高予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