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酷了!苏州“珍宝”亮相国博大展!

2023年09月24日 16:38:50 | 来源:苏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携手11家央地共建博物馆承办大型考古发现展:鉴往知远——新时代考古成果展重磅开幕!

  苏州24件“珍宝”应邀参展啦!

  本次展览以2012年以来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重点,系统汇集展示全国43家文博、考古机构的近400件最新考古出土文物,涵盖范围从旧石器时代到宋元时期,从田野考古到水下考古,从边疆考古到丝绸之路考古多个领域,以“走向文明”“协和万邦”“海宇攸同”“殊方共享”四个部分,生动讲述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历程,充分展示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完整呈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家国一体的形成发展过程。

  这一次全国文物集体进京“出差”,苏州派出的是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和张家港黄泗浦遗址的各12件(套)宝贝。

  黄泗浦遗址

  入选“201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黄泗浦遗址,在此次展览中以12件(套)文物,“浓缩式”地展现出这处唐宋时期港口集镇的繁华,及其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特殊意义,这也是张家港出土文物首次进京参与国家级重磅展览。

  12件(套)参展的黄泗浦遗址出土文物有:唐代的酱釉猴塑、海兽葡萄纹镜、三彩水盂、青釉盖盒、长沙窑青釉褐彩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宋代的青釉执壶、越窑青釉划花碗、景德镇青白釉盏、龙泉窑青釉划花碗、陶扁壶、耀州窑青釉碗、建盏。

  一起来认识下这12件(套)“宝贝”。

  唐 酱釉猴塑

  通体施酱黄釉,釉色均匀透亮,造型为一公猴驮一母猴,而小猴则紧紧抱住母猴,一家三猴子紧紧相依,连作一体且面向一致,表现出一家的亲密和谐。该造型生动有趣,憨态可掬,小巧精致,栩栩如生。反映了当时高超社会工艺水平和社会伦理取向。

  大猴背小猴的造型通常表达的是“辈辈封侯”的寓意,表示世世代代都能得高官厚禄。而这件猴塑则是大猴背母猴再背小猴,某种程度上又增添了吉祥、富贵的涵义。

  唐 海兽葡萄纹镜

  圆形,伏兽钮,器形较为厚重,以高浮雕葡萄纹为主题纹饰,其构图方式分为内外两区。内区以钮座为中心,六瑞兽均匀排列一圈,瑞兽之间满饰缠枝葡萄纹;外区满饰葡萄、鸟雀、蝴蝶等图案。

  据考古资料表明,海兽葡萄纹镜主要流行于唐代前期,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唐代海兽葡萄镜还沿丝绸之路向西传人西域(今中国新疆、西亚伊朗等地),向东传入今日本、朝鲜等地。

  唐 三彩水盂

  小口内收,鼓肩,圆弧腹,小平底,腹部及以上施白、黄、绿三彩釉,釉不及底。

  唐三彩,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该类陶器以陶俑、陶像为主,多以陪葬品出现,烧制于河南巩县窑。

  唐 青釉盖盒

  圆弧形盖,盖顶略平,光素无纹;盒身子口,弧腹斜收,小平底。通体施青釉,釉色均匀,细腻莹润。

  盖盒一般被认为是古代女子妆奁陪嫁所用,可分为梳妆类,如粉盒、油盒、奁盒等,非梳妆类,如香盒、药盒、花盒等,是古代仕女精致、细腻的生活写照。

  唐 长沙窑青釉褐彩模印贴花椰枣纹执壶

  长直颈,鼓肩,斜弧腹,棱形短斜流,肩部有对称的三条形系。施青黄釉,腹部四面贴塑椰枣图案,图案底部饰褐彩,釉色莹亮,有细小开片纹。

  宋 青釉执壶

  圆唇,喇叭口,长直颈,细长曲流,片状柄,长圆腹,腹部有浅瓜棱痕,矮圈足,肩部两侧饰有贴塑,青釉。

  执壶,隋代出现的酒器之一,又称注子、注壶。宋代壶式有10余种,腹部多作瓜棱形,器身趋于瘦长,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兽流壶、提梁壶、葫芦式壶等。

  宋 越窑青釉划花碗

  侈口,弧腹,圈足。碗内外施青釉,内饰花草纹,线条疏朗流畅,十分精美。

  越窑窑址在浙江省余姚、上虞、绍兴一带,是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历汉、晋、南朝的发展,至唐代成为著名的青瓷窑,以造型和釉色取胜,胎体多光素无纹,少量有划花、印花、刻花及褐彩等装饰。

  宋 景德镇青白釉盏

  敞口,斜直腹,矮圈足,呈斗笠形。施青白釉,釉色均匀,色泽莹亮,有细小开片纹。

  宋 龙泉窑青釉划花碗

  侈口,深腹,圈足。通体施青釉,内壁饰花草纹。

  龙泉窑窑址主要分布在浙江省南部和福建省北部,因其主要产区在浙江西南部龙泉市境内而得名。其产品不仅内销,还畅销于亚洲、非洲、欧洲的广大地区,是海外贸易的重要参与者。龙泉窑青瓷是作为继原始青瓷、越窑青瓷之后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中国陶瓷产品,对海外影响最大。

  宋 陶扁壶

  壶身圆形,壶腹扁圆,直口,短颈,圆肩,双肩带系,便于穿绳提携。壶的一面呈青灰色,光素无纹,另一面施一层较厚的黄褐色化妆土,化妆土覆盖大部分壶面,形成一与边缘有1.5厘米距离的圆面,上饰草叶纹。

  扁壶是古西夏王国陶瓷器中最具特色且比较常见的器物。学界一般都认为其造型是从北方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盛水的皮囊演变而来。具有北方少数民族和西亚的特色和风格的双系草叶纹扁壶,是当时南北文化交流的见证物,具有非常重要的考古价值。

  宋 耀州窑青釉碗

  敞口,深腹,斜直腹,圈足。施青釉,釉色均匀,细腻透亮。

  耀州窑位于今陕西省铜川市的黄堡镇,唐宋时属耀州治,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宋代六大窑系"中的一个窑系。耀州窑是北方青瓷的代表。唐代开始烧制黑釉、白釉、青釉、茶叶末釉和白釉绿彩、褐彩、黑彩以及三彩陶器等。宋、金以青瓷为主。

  宋 建盏

  敞口,斜直腹,矮圈足,呈斗笠形,是宋代典型的斗笠盏式样。施柿红釉,可能是窑变现象,釉色不均匀,莹润亮泽,施釉不及底,底足露灰白色胎。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

  太仓樊村泾元代遗址出土的文物主要集中展陈在一个展橱里,一共12件。这12件是各种器型的一些典型代表,主要以龙泉窑的青瓷为大宗。

  太仓樊村泾遗址于2016年1月发现,经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的持续考古发掘工作,累计考古发掘约15000平方米,发现房址、道路、河道、灰坑、水井和灶台等各类遗迹现象477处,出土了数以吨计的以元代中晚期龙泉窑青瓷器为主的各类遗物。据推测,该遗址系一处经销以元代中晚期龙泉青瓷为主的陶瓷贸易集散地。

  一起来看来自国博的现场照片。

  展橱内的配文向观者揭示了樊村泾元代遗址在此次展览中的意义。

  樊村泾元代遗址推断为一处具有官方背景的瓷器贸易中转集散地,出土的瓷器除浙江龙泉窑、江西景德镇窑以外,还涉及宋元时期南北各地诸多窑口,这些瓷器具有明显的外销属性,是元代太仓港参与海上贸易的实物证据,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提供了新的材料。

  与这些宝贝一同进京出差的市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介绍,展出的文物囊括了青釉堆塑人物纹水注、青釉鼓丁洗、青釉弦纹三足炉、青釉菊瓣纹荷叶盖罐、青釉碗、青釉印花牡丹纹碟、卵白釉“枢府”款盘、青釉高足杯、青黄釉划花斗笠盏、青釉双耳衔环瓶、黑釉盏、素三彩刻花荷花纹盘,每一件宝贝都配有专属的“小名片”。

  历史文物总是可以给我们带来无限美好的遐思,让我们想起那些似乎已远去的灿烂文明其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透过穿越千年的文物,我们仿佛能够与古人对话享受一段奇妙的时光旅程。

观众参观展览 图源:国家博物馆

  从三山先民手中抟动的陶土、吴越春秋的刀光剑影、魏晋名士思念的莼鲈味道、隋唐河海港口吞吐的商船、宋元平江的城坊纵横,到明清四家笔下的山水气象……

  从蒙昧到文明,从尚武到崇文,太湖之滨的苏州,有着丰富的考古遗存,在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和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去年11月28日,苏州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苏州市成为国内首个实施文明探源工程的地级市。

  期待地域文明探源工程为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素材来源:国家博物馆、张家港博物馆、引力播等,苏州发布综合整理)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