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助力县域乡村发展?乡村振兴与数字技术、农文体旅又将如何重构新的时代蓝图与商业机遇?作为2023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系列活动之一,9月20日晚,第五届920动汇文体创投峰会在紫峰大厦举办,深度聚焦“创服模式下的数字乡村振兴”。来自腾讯高层、国内知名科技人士、美学专家以及山东、河南、安徽、青海等合作县域代表,近200多位产学研嘉宾与会。
“从县域经济体高质量发展的维度,用平台模式开展乡村振兴运营,赋能农文体旅项目做强做优”作为创服行业的一员,动汇创始人刘沁松认为,创业服务与乡村振兴双向奔赴,在产业、人才、资本、政策和就业等方面存在着交集,跨界融合,大有可为,创投机构不应一味追逐新名词,而是需要“向内”回归,在广袤的县域市场中找到经济增长的新蓝海。
“将美学经济、艺术经济与县域人才的培育结合,通过提升县域企业家的美学素养,提升县域产品的附加值。”在刘沁松看来,乡村CEO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要提升土特产附加值,首先提升乡村CEO的审美修炼,推动广大乡村从一时美到长久美、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环境美到发展美,实现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蝶变。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之一,知名互联网人刘兴亮做了《数智赋能乡村振兴》主题分享,他介绍了互联网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互联网企业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社会价值,提出数智赋能后县域生态的变化。
文旅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宋德泳做了《精神经济与文化创意》的主题分享,从产业发展趋势、消费取向趋势、技术发展趋势提出以精神产品生产为龙头的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成为新的经济生长点,指出文化创意在县域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据介绍,动汇已搭起高新产业园区和企业互通的数据信息服务桥梁,与腾讯、南京艺术学院、深创投等机构达成全面合作,提出以“创服模式赋能乡村振兴,以数字技术推动产业振兴,以文化艺术助力人才振兴”的理念。2022年,在东西部协作的战略背景下,组织开展青海大通乡村振兴建设,与腾讯等生态合作伙伴助力青海大通县农文旅产业融合创新,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线上产品平台“大通号”,以精细化的运营服务,为牦牛产业、树蛙部落、青海湖之夜等重点农文旅项目输送流量。此外,还与山东、湖北、河南等地区多个县域经济体开展合作。
会议现场,动汇、腾讯、深创投、南京艺术学院、冠军公益基金共同发起双百计划,寻找100名乡村振兴生态合作伙伴,寻找并培育壮大100款农特产产品,通过搭建平台,链接资源,助力县域优质农产品高价值出村进城。
此外,由腾讯、冠军公益基金、村村兴平台与动汇共同发起冠军助力乡村振兴计划,通过整合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等资源,甄选县域高品质特色农副产品,面向高净值人群开展“冠军代言”“冠军直播带货”活动,提高县域农副产品销量,打响县域品牌知名度。并邀请冠军们走进乡村,助力乡村体育产业发展,全面开启体育+的模式赋能农特产业发展。
(江苏新闻广播/丁凤云 编辑/高若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