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南京)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展览交易会正如火如荼举行。近年来,文化数字化浪潮席卷全国,作为全国文化科技融合的“风向标”“指南针”,本届融交会为观众带来了精彩的文化盛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好诗!太白兄!”在EX机器人的仿生人形机器人展位上,只见一袭白衣的“李白”,腰间挂着装酒的葫芦,睫毛微颤,一旁席地而坐的正是“杜甫”。观众们纷纷拿出手机与“李白”“杜甫”留下独特的合影。据悉,该仿生人形机器人全身拥有68个可动关节以及独特的控制系统。同时,科研人员还采集了大量的表情信息数据,让其模拟人体肌肉运动轨迹作出真实的表情,最大程度地还原真人的说话方式。医用级仿真皮肤技术,使得他们的皮肤与常人无二,用手触摸可以感受到其柔软的触感和人体的韧性,宛如真人一般。
还没从机器人的世界里走出,就被旁边小朋友们的欢呼声所吸引,在深圳南山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展区,一位小朋友正在和AI机器人进行“围棋大战”。机器人落子“快、狠、准”,引起小朋友阵阵惊叹。
联合腾讯“探元计划”打造的“中华文化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是今年文化科技融交会的亮点之一。在3D光雕、影像互动等数字光影技术中,观众仿佛走进了立体而又奇幻的三星堆世界;手持3D扫描仪,现场体验文物修复,感受到每一件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价值……此外,现场还展示了如何运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前沿技术活化中华文明古籍,为观众带来沉浸式阅读体验,让尘封千年的文物“活”起来。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是今年当之无愧的热词,为了让公众更深入地了解AIGC技术,并亲身体验其创造力与合作潜力,"A-Touch 与未来对话" AIGC体验空间应运而生。在这里,观众可以发掘AIGC的无限可能——利用AIGC技术,将自己的想象力无限放大,秒变后期大师或音乐大师;观众也可以带着“剧本”,借助AIGC,生成属于自己的专属动漫作品。这种人与AIGC的“合作模式”不仅增强了观众之间的互动,也展示了AIGC技术在协同创新方面的巨大潜力。
在数字文旅共性技术应用展区,围绕着思必驰展位的数字人,观众正在用各种方言与之对话,无论是粤语、四川话、上海话,还是英语、法语、俄语,数字人都应对有度,赢得在场观众频频点赞。京东方艺云的灵动花境沉浸空间,用裸眼3D技术还原花海奇观,完美呈现立体景深显示效果,进入“灵动花境”就像进入真正的花海一样生动逼真。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杨 编辑/徐玮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