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今天(9.21)下午,"天宫课堂"第四课开讲,神舟十六号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面向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科普授课。南京多所中小学观看"天宫课堂"直播,并开展科学实验课,让青少年感受太空的神秘和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南京市第三十九中学,江苏科技馆辅导员卢大山为同学们带来一堂科学实验课。用气球和吸管模拟火箭发射,认识反作用力;把别针浮在水面上,感受水的表面张力;观察自由落体对燃烧中蜡烛火苗形状的影响;转动生鸡蛋和熟鸡蛋看谁转得快,观察不同转动惯量带来的影响。
“认为转得快的是生的人请举手,快的是生的吗?敲鸡蛋结果怎么样?已经出来了,快的是熟的。哪个同学没吃中饭的,来补一补。”
3:45分天宫课堂正式开启。经过一堂科学课的"预热",同学们对天宫课堂里的实验更加感兴趣。微重力环境下球形火焰实验、奇妙"乒乓球"实验、动量守恒实验、又见陀螺实验,每一个都让同学们叹为观止。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球形火焰的实验,在太空中,它的火焰形状一直都是扇形,让我感到很神奇。”初一学生陈以轩说。
“让我进入了一个奇趣奥秘的世界,充分地感受到了宇宙的神秘与变幻莫测,让我的心中种下了追逐航天梦的种子。”另一名学生路宇轩说。
在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科学老师带领学生边看直播边动手操作,同步进行实验。
“地面上,蜡烛燃烧的火焰是瘦长、泪珠形状的,而太空上蜡烛形状是圆球形的,因为在地球上热空气会上升,底部的冷空气会上升补充已经跑上去热空气的空间,太空不受对流的影响,所以火焰就是圆球形的。”
老师通过同样的实验,不同的结果。引导学生从天地差异中感知宇宙的奥秘、体验探索的乐趣。
“天宫课堂打开了我对科学的大门一样,以后我也想去探索科学这个新世界。”学生李行之说。
“我也想像航天员叔叔们去探索太空,去探索科学中更多的奥秘。”刘一诺表示。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姚伟 编辑/许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