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以来,江苏中小学校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开展课后服务工作,通过多样化的课程资源与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提升学校课后服务水平,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
从本周二(9月19日)开始,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初中部选修课全面开启。课程安排在课后服务时段,以教师自主开发为主,同时积极引入校外优质资源,涉及艺术、体育、科技、学科四大类共40门课,学生通过选课系统“抢报”。
“妙剪生花--南京剪纸艺术与剪纸历史”是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本学期第一课,由南京剪纸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张钧为学生们开讲《南京剪纸流派形成与发展》。通过理论结合实操,学生们还了解了南京剪纸各种纹样背后的寓意。
在烘焙教室,阵阵香气让人食指大动。而十几位选修了“动手做美食”课程的学生,正围观学校食堂的"李大厨"做菜。不一会儿,芙蓉鸡蛋、青椒鸡片,两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出锅了。好吃、好学、又好用,难怪这门选修课总是要抢。一学期15课时,学生们可以学会鱼香肉丝、回锅肉、清蒸狮子头等二十多道菜。不过第一节课,还得从最基本的切土豆丝学起。
在海安市城南实验小学西校区,下午4点左右,是学校最热闹的时候。在学校体育馆,篮球社团的孩子们,正在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在活动室,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葫芦丝、绘画、版画等艺术课程。
这学期,学校打破班级和年级界限,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开展体育、科技、艺术类精品社团共27个,满足学生们的个性化需求。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姚伟 徐明 海安台 编辑/国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