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号晚,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话剧新作《西迁》在宿迁剧院成功上演,别开生面的人偶混搭演出、新颖的舞台呈现,让这部既有时代质感、又有当代审美价值的作品,直击人们的心灵。
话剧《西迁》根据真实历史改编,讲述了 1937 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的国脉和赓续发展,南京大学的前身“国立中央大学”被迫踏上了自南京西迁重庆的漫漫征途。西迁的同时,他们决定把校内大批珍贵品种的畜禽带到重庆,开始一场史无前例的另类 “西迁”。
整个剧中没有一些很高大上的话语,这种平凡的人,这种群众所做出的伟大的事情,有一句台词,我们所做的事情不能称之为伟大,也不能称之为英雄,但是至少我们有一颗爱国的心,我从爱国上面去靠近这个人物,想他之想做他所做的事情。
其实它包含了很多民族情怀也好,家国情怀也好,大爱小家各种各样的人间真情都在里面。
和大多数以抗战为背景的舞台艺术作品不同,《西迁》书写的是大时代背景下饲养员、兽医、军人、学生、教授等一群小人物,克服万难,历时两年才完成了这场旷世骇俗的“动物长征”,体现抗战时期中华民族绝不屈服、向死而生的“西迁精神”。既展示了小人物的成长历程,也体现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家国情怀。
整部话剧的剧情设计和表演都十分到位,更重要的是,因为每一个角色都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剧中的人物一下子都活了起来、立体了起来,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当年战火风飞的岁月,仿佛我们就是西迁大军中的一员。
这个戏用一个侧面的视角,用一众的知识分子小人物他们的那一段特殊岁月和经历,展现我们这个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我觉得这个戏能给今天的观众通过当代审美,传递出来一种独有的舞台力量和魅力,能把那个时候硝烟当中的波澜壮阔的精神力量传递给今天的观众。
伴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这场特殊的“动物西迁”让观众看得热血沸腾,宏阔的家国情怀,小人物的伟大心灵,都通过动物这个柔软的“着陆点”,直击观众内心。
整场演出让我感到既震撼又温暖,华夏儿女无惧困难的果敢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让我深受感动,今后我们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实践报国之行,弘扬伟大西迁精神,以铿锵的姿态,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与使命。
话剧《西迁》阵容强大,汇聚了国内一流主创阵容,由一级编剧林蔚然、著名编剧王人凡担任编剧,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李伯男执导,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老中青三代同台演绎。
保家卫国的宗旨永远不会变,只要拿捏住这一点,我觉得他的情怀就会时时刻刻地存在。
实际上对我们动物的火种的保护,反映了文人另外的一种武器,不是柔弱的内心,是一种用自己的行为和壮举,完成了这个伟大的西迁。观众看完演出以后,也就是说,他不仅仅是了解了一段历史,他更是跟我们剧中的角色和他自己的内心完成了一次心灵的对接,这我觉得是最能打动观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