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小特产”变身“大产业” 芡实产业惠民生

2023年09月16日 11:44:36 | 来源:淮安新闻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是和我们当地酒业合作研发出的芡实酒,目前还没有上市,42°和53°都有,它喝起来口感柔和,不上头。”创兴德(淮安)农业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向大家介绍道。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大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做好“特色”文章,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驱动作用,打好“主动牌”,守正创新,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拓展芡实产业链空间。

  车桥芡实已有上百年历史,其中人工种植芡实有二十多年。车桥镇利用优质的水资源发展芡实3.3万亩,年总产量0.23万吨,经济效益2.1亿元,目前,车桥芡实种植占全国30%以上,芡实产业已带动周围千余农户就业,拓宽当地百姓的致富之路。

  党建引领,确保精准帮扶。“这几年,党委政府很重视芡实产业发展,希望芡实能切实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车桥镇镇长何叶向大家介绍。2019年,车桥镇卢滩村牵头成立芦家滩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争取财政资金,用于芡实生产、机械设备等投入。鼓励村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以“保底+分红”模式进行收益分配,并优先安排入股农户到合作社打工,保障群众利益、提高村民收入。目前,卢滩村芡实种植核心基地规模达1800亩,产业规模达850万元,年集体经济收入31.88万元。

  科技赋能,激发内生动力。“要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现代农机装备必不可少。这几年,车桥镇持续加大芡实生产机械化投入力度,芡实种植耕整地、植保、施肥都实现了机械化。”今年,市区两级农业农村部门为车桥镇带来带状开沟移植技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车桥镇引进去皮机械设备、分选装置、预切割和柔性揉搓装置,显著提高芡实脱壳效率和内仁完整率;引进特殊低频极化电场保鲜技术,延长了鲜芡实米的保鲜期,实现了与盒马生鲜、东方甄选等大型平台公司合作。目前,车桥镇正大力研究芡实育栽苗、采摘机械化技术,研发芡实种植特色农机化新机具。

  一三融合,助力行稳致远。“我们正在推动芡实酒面向市场,另外,芡实预制菜、糕点等食品也正在研发中。”为开展芡实精深加工技术研究,车桥镇建设芡实研究院,与高等院校、农科院深度合作,推动芡实酒、芡实羹、芡实饮料、芡实糕、芡实休闲食品尽快走向市场,努力打造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融合、生态和消费相统一的农业发展模式,把发展芡实产业作为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就业容量、提高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提高产品附加值,延伸产业链,形成“车桥芡实”品牌效应。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