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新闻发布会点赞江阴!

2023年09月14日 10:21:08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9月12日“努力推动江苏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专场在南京举行,其中,新闻发布会提到“江阴市聚力长江修复,主城区8公里长江岸线全部变为生态岸线”点赞江阴积极推动生态创建的做法。

  绿色是江阴的“城市底色”,生态是江阴孜孜以求的民生福祉。

  近年来依江而建、因江而兴的江阴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在“禁与放、治与建、进与退”之间找到了还母亲河以“微笑”的“答案”,也交出了优异“答卷”。

  还江于民,串珠成链

  江阴拥有35公里长江深水岸线,生态资源丰富,生态本底类型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人文底蕴深厚、生态开发潜力巨大。长江江阴段对长三角区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江阴以极大气魄“还江于民”,数年来持续推动沿江码头、工厂、轮渡等搬迁退让、绿色转型。昔日塔吊林立,临江不见江,滨江不亲水。如今,江阴生产岸线占比从以前的72%降至48%;腾出滨江空间,治理污水、扬尘、噪声等一系列污染,打造沿江公园、生态运河组成的“一江一河”城市生态T台。行走在江阴沿江生态景观岸线,由江边湿地、公园组成的生态风光带风景如画,市民们在这里跑步、骑行,山与城、江与人的连结愈发紧密。

  在强化“治”的同时,江阴更加注重“建”。8公里沿江,众多滨江公园次第绽放。韭菜港公园,由老煤场堆栈及韭菜港汽渡码头原址改建而来;船厂公园通过老厂遗址再设计,形成工业记忆性景观;黄田港公园保留原有的候船大楼,“化身”城市记忆馆。连通京杭大运河与长江的锡澄运河,将两岸老厂房等工业遗存变身为现代公共活动空间,让人们沉浸式体验漕运文化、工业文化和无锡民族工商业的灿烂篇章。

  长江岸线更要留住自然。位于江阴窑港口长江湿地保护区核心区域的黄丹村,天然芦荡、湿地灌丛成了网红打卡地,新打造的窑港口湿地公园·鸟岛成为亚太候鸟迁徙路线上鹬鸟类的重要中途停歇地。 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2021年5月25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部关于江苏省吴中区、江阴市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的批复》,江阴市被列为全国七个试点之一。在两年多的改革试点过程中,江阴严格按照要求,充分发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决策部署中的支撑作用,努力探索经济发达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模式与路径,形成以“生态券”为核心,逻辑链条完整、实践内容丰富的试点成果,探索新增建设用地出让附带“生态券”的创新机制,搭建“生态券”交易平台,构建生态券产生、核发、交易、使用、监管的管理体系,畅通“两山”转化通道,走出一条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生态券的应用是江阴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提升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江阴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江阴深入实施工业园区升级改造,推动三大行业整治提升,开展印染行业“三减半三提升”行动,全面启动印染集聚区建设,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234家、化工企业13家,推进4家钢铁企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不断夯实生态基础,印发环境基础设施三年行动计划,排定60个重点工程项目,制定出台《江阴市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实施方案(2023—2025)》,明确8大类29项重点任务,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接下来,江阴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向绿而生,逐绿而行

  蓝天增“气质”,碧水扮“颜值”。一直以来,江阴秉持绿色发展大主题,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向绿而生、逐绿而行的自觉已融入这座城市的发展血脉。目前,江阴全市PM2.5浓度降至29微克每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为83.5%,二项指标均首次好于全省平均。江阴也是全省54个县市中,唯一连续2年(2022、2023)PM2.5、优良天数比率改善幅度都进入全省前10的地区。

  今年,江阴以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建设为契机,推进24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项目、27项水环境治理项目、19类大气治理项目、34项“无废城市”建设项目,总投资约180亿元,目前已完成27项及8大类大气工程,这样“大手笔”的环境基础设施投入,为江阴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全省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县域示范唯一试点,江阴正奋力描绘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来源:江阴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张泉泉)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