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江苏“蓝色引擎”在轰鸣 | 评新而论

2023年09月14日 06:58:48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你可能不知道,江苏不仅拥有着大江大河,海洋资源也是禀赋优良。江苏海岸线长达954公里,海域面积3.75万平方公里,可以说是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省。然而,江苏海洋经济与经济强省地位相比仍是“短板”,并非江苏强项。在全国11个沿海省市中,江苏海洋生产总值仅排在第6位,“蓝色引擎”作用还未充分发挥,沿海三市南通、盐城和连云港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存在感相对较弱。

  怎么破局?今天,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近日印发的《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方案有什么亮点?如何进一步细化、落实?跟我苏一起了解。

  小目标:7年时间翻一番

  《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初步培育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十大海洋产业、10家海洋产业特色园区、20家涉海创新平台以及30家海洋产业重点企业,海洋产业增加值2030年突破6800亿元,在2022年基础上翻一番,海洋经济总量规模实现争先进位,初步建成国内重要的海洋产业创新高地。今天的发布会一开始,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向大家公布了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的一个小目标。

  事实上,江苏船舶工业发达,海洋工程装备总产值占全国的1/3强,其中,船舶工业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比如造船完工量、新船承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造船指标”。亿吨大港数、港口通过能力、万吨级以上泊位数等多项指标也位居全国第一。但要在7年的时间里实现翻番,不仅需要做优优势产业,保持领先地位,也要补短板,更要培育壮大新动能。听了发布会,我苏最大感受就是,这份《行动方案》针对性强、目标具体、路径清晰。

  主抓手:十大海洋产业链

  为有效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案》坚持优势产业和短板弱项并重,提出十大海洋产业链作为主攻方向。这十大产业链的选择,是基于江苏海洋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量身定做的。其中,既有海洋优势产业,比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海洋船舶工业等,通过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自主配套水平,推动产业链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也有具有一定基础但发展不够充分的产业,比如海洋旅游业、海洋渔业等,尽快强链补链延链,丰富门类,创新业态,做大产业规模;还有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海洋新兴产业,比如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海洋技术服务业、海洋信息服务业等,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和新技术的应用,加强应用场景拓展,推动相关产业迅速突破。

  江苏科教资源丰富,以技术创新为引领抢占海洋高技术产业“新蓝海”基础扎实。为此,《方案》提出:实施海洋经济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行动,构建海洋科技产学研、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联合联动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鼓励高校设立海洋技术转移中心,引进培养一批懂专业、懂市场的海洋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着力解决我省大专院校涉海成果多但转化较少的问题。同时,实施海洋产业开放合作行动,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深度对接合作,推进共建海洋领域技术创新平台、技术转移平台和产业孵化基地,推动沿江地区重大涉海创新成果在沿海地区产业化落地,形成“研发+制造”“总部+基地”等区域合作模式,更好促进沿江科创优势和沿海制造业基础良好的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海洋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类平台的牵引力和带动力。围绕扶持发展十大海洋产业,《方案》系统布局,提出实施“123”引培工程行动,以园区、平台、企业为载体,加速海洋领域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整合。“1”就是培育形成10家海洋产业特色园区,支持在现有开发区中建设海洋产业特色园区,推动海洋产业集中集聚集约发展。“2”就是培育形成20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涉海创新平台,构建以实验室为引领、技术创新中心为骨干、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创新平台体系。“3”就是培育打造30家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龙头企业和关键企业,提升海洋产业核心竞争力。鼓励涉海国有企业特别是省属企业增加海洋产业作为主业,加大海洋战略资源整合力度,做大做强海洋产业实体经济。种种举措,让我们看到江苏做优十大海洋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探新路:更绿更美更智慧

  绿色化、智能化是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作为经济大省,《行动方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一是开展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发展试点,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经验,比如提出探索实施节能降碳示范工程项目、长江运河海运船舶“油改气”、加快零碳产业园试点项目建设等新举措;提出培育智慧海洋牧场、智慧港口等“智慧+”海洋产业,构建海洋立体综合感知网,推进涉海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二是坚持海洋产业发展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并重,推进“美丽海湾”建设,加强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加快海洋生态环境修复。立足湿地、滩涂、海岛等生态资源优势,重点塑造独具魅力的“三个百里”滨海精华段落,连云港结合全省珍稀的基岩岛礁、沙滩岸线与近代港城遗存塑造“蓝湾百里”,盐城结合全球罕见的潮间带和湿地资源塑造“生态百里”,南通结合江海交汇辽阔景观与张謇盐垦文化遗存塑造“缤纷百里”,不断提升我省沿海地区的知名度和可玩性,打造好属于我们江苏人的、具备足够竞争力的海洋明星城市。

  为充分发挥政策的引领支撑作用,江苏还出台了涵盖财政、金融、要素、人才等支持政策。此次政策举措“含金量”较高,在存量方面,多个部门优化调整现有专项资金支持方向,加大力度支持海洋产业创新平台、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以及海洋渔业、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在增量方面,省级新增安排预算资金,重点支持海洋产业龙头企业引进、涉海园区打造、海洋交通运输枢纽建设,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江苏省海洋经济投资基金,以市场化方式支持海洋产业发展。

  好的行动方案还需要强有力的落实,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康表示:“我们坚持清单化落实,项目化推动,研究提出近3年可实施的11项重点牵引工程清单,包括创新领航工程、海洋筑基工程、保障提质工程;可打造的20个重点科创平台清单,建立总投资10亿元以上的111项重点项目清单,引领海洋产业调结构增动能,力争在短期内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取得突破。”

  (来源:评新而论微信公众号 记者/郭奉铭)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