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海一名乘客不小心掉进地铁站台缝隙中,大腿被卡住,幸好紧急处理后乘客脱困。为什么地铁站台上要有缝隙,上下地铁时需要注意什么?来看地铁警方的安全提醒。
9月11日早高峰,在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西藏南路站,一女乘客不慎一脚踩进列车与站台缝隙。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施救,使用了扩张器将站台边缘的橡皮条撑开,将乘客救出。该乘客送医检查为腿部皮外伤,无大碍。据了解,地铁车厢和站台之间目前无法做到无缝。在车厢和站台之间,存在10厘米的距离,这个距离被称为安全距离,因为列车在行驶过程中车身会有微微的左右摆动,存在这个安全距离后才能安全行驶。
目前,多地地铁都采取了填充橡胶条等方式缩小缝隙,但无法做到无缝。地铁警方介绍,南京此前也发生过缝隙卡脚的情况,而更常见的是手机、车票等物品掉入缝隙。一个原因是早高峰拥挤,旅客没有注意到间隙,第二个原因是一些低头族上车时玩手机,很容易踩进去。
警方提醒,乘坐地铁时应先下后上不要拥挤,不要在提示灯闪烁时强行上下车,上下车时注意站台间隙,尽量不要玩手机。如果发生意外,也不用过度惊慌。如果东西掉入缝隙,可以记住屏蔽门数字,告诉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会在晚上检修时帮你寻找。而脚卡进去后,要第一时间大声呼叫,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会第一时间施救。
(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元国璋 韦少华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