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释放城市美好 让“儿童友好”融入城市肌理

2023年09月12日 17:45:17 | 来源:无锡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近日,在无锡市平湖社区的共享驿站内,出现了一个“图书漂流”“玩具漂流”角。从漫画书到唐诗三百首,从洋娃娃到趣味识字卡……各类小朋友爱看爱玩的物件,在共享驿站中“漂流”。每当周末,共享驿站“漂流角”就成了附近小朋友心中的网红打卡点。

  衡量一座城市的温度,“儿童友好”是关键词之一。共享驿站“漂流角”让“小当家们”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翁”,为社区建设发展增加了更多可能性。

  近年来,无锡在强化社会关爱、筑牢成长阵地等方面先行先试,聚焦成长空间友好、公共服务又好、全力保障友好三大方面,积极营造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的友好环境,打造出一个又一个可供复制借鉴的好举措。

  增强儿童友好归属感

  暖心政策解锁“亲子交流”新空间

  “校门口设了‘家长等候区’,可以坐着等娃放学了~”“真是民心工程!风雨天再也不用担心无处可去了!”不少无锡家长发现,新学期校门口焕然一新,为学生家长定制的“幸福空间”暖心上线。

  连元街小学是无锡的百年名校,由于地处寸土寸金的老城区,校门口建设条件限制较多,家长等候区的改造从一开始就吸引着各方关注。

  “我家女儿现在一出校门,只要来这里就能很容易地找到我,她会觉得特别开心。” 市民孟先生说,以前来接送女儿的时候没有特别固定的地点,对小孩和家长都是一个不小的困扰,等候区建成后这种困扰就消失了。

  新建成的学生家长等候区位于在大成巷、长大弄街区,全长130多米。白墙、灰砖、黑色廊柱、暗黄色的木质连廊透着江南风韵,与改造焕新后的大成巷步行街风格统一,简约而舒朗。

  今年,无锡市启动建设校门口“幸福空间”民生项目,为接送孩子的家长提供临时休憩、遮雨避阳的场所,同时缓解上下学校园周边交通拥堵保障学生安全。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78所学校(校区)完成“幸福空间”项目改造,70余所学校(校区)“幸福空间”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还将有260余所启动建设。

  增强儿童友好体验感

  以“一米视角”精塑城市建设新轮廓

  “这个儿童乐园设施新颖又齐全,儿子非常喜欢,我经常带他到这里来玩,他每次呆很长时间也不愿意回家。”家住红旗花园小区的居民袁女士在桃气堡儿童乐园表示。

  近日,在无锡市新吴区机场路西侧、伯渎河北岸沿河步道边,有一片粉红色的区域格外人注目,这里就是占地1800平方米的桃气堡儿童乐园,乐园造型别致,主色调为亮粉色。乐园根据不同年龄段的游玩特点分为幼儿游乐区、大童游乐区,攀爬石/绳、跷跷板、游戏墙、转碗、爬网、爬桶、滑滑梯等10余种设备专为1至7岁的儿童设计,滑梯、天桥、爬网、吊桥等游乐设施则为7至12岁的儿童“量身定制”。

  值得一提的是,该儿童乐园还建设了专门可以满足家长和孩子互动的设施。比如,在亲子活动区,有组合秋千和传声筒,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荡秋千,还可利用传声筒对话。“这设计非常人性化,也很有创意,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增进家长和孩子间的感情。”在现场,刘先生表示,他几乎在每个双休日都会和妻子陪着6岁的女儿来这里玩。

  无锡市新吴区建管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桃气堡儿童乐园是在伯渎河沿线打造的一个儿童主题乐园,乐园的建成有力提升了伯渎河周边公共空间活力,开放后受到伯渎河沿线居民的普遍好评。今后,伯渎河沿线还将加强儿童友好理念设计,同步规划一些不同主题的儿童乐园,让更多的孩子在儿童乐园里分享快乐、收获成长。

  打造儿童友好空间,是将儿童优先理念变为可知可感友好场景的最直接途径。在今年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第二批建设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名单的通知》中,无锡成功入选。在项目支撑和试点先行方面,无锡首次将13个儿童友好试点社区、16个儿童友好公园等项目纳入2022年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顺利收官结项,将19个儿童友好试点社区、5条儿童友好学径示范段纳入2023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

  打造儿童友好型城市,让孩子成为城市的“主人翁”,就要让儿童也参与到城市的建设中来。下一步,无锡还将积极聆听儿童的声音,充分尊重儿童意愿,努力为儿童打造有特色、可感知、可评价的活动空间和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健全完善儿童关爱保护综合化、全面化、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下足“绣花功夫”,让“儿童友好”理念真正融入城市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来源:无锡博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