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有树影、处处有水景。近日,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行动“绽放在乡村振兴路上的笑脸”采访团来到了南通如东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近海村。刚被评为“江苏省特色田园乡村”的沿海渔村展现了别样的魅力,村民们一张张幸福的笑脸热情洋溢。
正午时分的近海村渔船码头,滩涂养殖船正在卸货,工人们架起两条长约十米的履带后,渔船上一筐筐刚刚打捞出水的文蛤就顺着传送带进行装车了。
近海村党支部书记何恒华介绍,滩涂养殖是村里的富民产业之一,村里专门成立了港湾滩涂有限公司,全体村民集体入股,年终户均分红近万元。而且,为了更好地用好滩涂资源,2020年,近海村在“千企联千村、共走振兴路”行动中与市级龙头企业--南通宝华海产品养殖有限公司形成合作关系,租赁村滩涂8028亩,共同打响“苏宝”海产品,年产值约5000万元。
近海村党支部书记何恒华
除了滩涂养殖,南美白对虾育苗养殖也是村里的富民产业之一。一座座养殖大棚内,不少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养殖户王素珍阿姨手里捧着自家调配的秘制饵料,在闷热的大棚内喂食,虽然满头是汗,却一脸笑容,“我做这个很长时间了,轻车熟路,收入蛮可观的。我们的饵料是用可食用的益生菌为原料,特别干净,养出来的虾特别好。”
南美白对虾养殖户王素珍
据了解,近海村南美白对虾育苗每年亩产500公斤左右,每亩净利润可达1.3万元。不过,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容易带来环境问题,因为养殖尾水一旦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水质富营养化。“水产养殖效益高,但我们更注重可持续发展,投入了600万元用于建设780亩南美白对虾的尾水处理设施,保证尾水达标后排放。”党支部书记何恒华告诉记者,他们专门制定了生态治污与景观建设相结合的治理方案。
近海村一方面加强源头控制,建起尾水、污水管网,实行截污纳管、集中收集,让直排问题一去不复返;另一方面,建设南美白对虾尾水处置中心、居民生活污水处置站,全村186户家家接通污水管道。与此同时,清除、疏浚河床底泥,减轻河道内源污染;利用旧楼板对河坡进行硬质化改造;在沿河两岸栽种榉树、垂柳等花木。
村里还投入120万元,建设了一个占地7亩的近海公园,包括法治广场、文化长廊、健身设施、公共厕所等,于方寸间为村民营造“诗和远方”。如今,碧波荡漾,流水潺潺,花草芳菲,这样的田园小景在近海村徒步可见。
基于本地渔村特色,近海村还打响了“近海渔湾”旅游品牌,一方面深化包装核心产品,通过电商平台销售近海紫菜、南美白对虾、梭子蟹、海蜇、大黄鱼等特色产品;另一方面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近年来陆续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水上民宿、垂钓中心、水上公园、生态停车场等乡村旅游设施,接待了不少游客,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从树影间穿过,沿水岸漫步,一边是乘船悠闲撒饵料的村民,一边是造型优美精致的房屋,夕阳中宁静温馨的特色田园乡村画卷缓缓展开……
(江苏新闻广播/范志凯 编辑/蒋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