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最美教师
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 王姗姗
她执教11年,致力于服装项目技能教学攻关、职业技能大赛训练等工作,获省技能大赛服装设计项目一等奖,获评省“五一”创新能手、省青年岗位能手、省巾帼建功标兵、省技术能手、省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市技能标兵、市技术能手等,“王姗姗工匠工作室”被评为“淮安市女职工创新工作室”。
江苏省淮安体育运动学校 王 哲
淮安体操“拓荒者”。在他的带领下,淮安男子体操项目一直位列全省前三,为省队输送多名高水平运动员。在第二十届江苏省运动会青少年部体操比赛中,淮安体操实现历史性突破,取得13金5银7铜的优异成绩。他先后获省二等功、市三等功、“淮安青年五四奖章”。
盱眙县五墩实验小学 甘毅慧
她用真心真情演奏动人乐曲,追寻音乐育人的梦想。她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上思考深刻,探索实践,同事们夸赞她的音乐课堂“婉约、灵动、和谐”,同行们夸赞她编排的艺术节目张弛有度、磅礴大气。获评省教科研先进个人、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市音乐学科带头人、市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田林双
扎根职业教育,提升教科研水平,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16篇。他连续多年给大一新生开设专业导学讲座,帮助学生重塑信心,辅导学生提升学历。获评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师等。
江苏省清江中学 朱顶才
他坚持为每一届学生编印班级毕业文集,总字数逾300万;他主持省、市课题5项,两次获部级优课奖,一次获省优课奖;他担任江苏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发表写作指导文章20余万字,指导学生发表习作50余篇。去年12月,他勇闯火海灭火救人,获评“淮安市见义勇为勇士”“新时代淮安好人”。他用见义勇为奖金购买1200支笔赠给全体高三学生,获教育部表扬。
江苏省金湖中学 闵玉华
他工作40年担任40年班主任,怀揣一颗真挚善良的心,诠释一位传奇教师教书育人的博大胸襟。临近退休的他依然任教两个班,并担任班主任。有人问他,为何能坚持这么久,他说:“我心中有一个恒久不变的信念,那就是对教育真挚的爱。”
淮安市繁荣小学 汪静东
他深耕教坛26年,初心永葆,矢志不渝。他为孩子们办画展、编诗集,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他执教的多节优课获省、市级一等奖,撰写了25万余字的教学随笔,打造“方圆有致”的德育品牌和“物语·童心”一体化项目。获评省支教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教师等。
淮安市天津路小学 周丹菊
教学成绩突出,指导学生参加省级竞赛,获奖200余人次。她在全国及省、市级数学优课评比、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14次,在南京等地执教观摩课20余节。她创新教育方式,主持参与省前瞻性改革项目课题10余项。获评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等。
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小学 符月梅
她致力于心理学科建设,提出“生态心育”教育主张。她拍摄的《每一个“熊孩子”都值得期待》等节目在江苏卫视和淮安电视台播出,编著的《花雨飘香》获省优秀校本课程二等奖。获评省教学名师、省妇女儿童先进个人、市师德标兵、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个人等。
淮安市刘老庄连红军小学 韩争艳
她是市学科带头人,多次在市优课大赛中获一等奖,主持省、市级课题研究四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她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多次资助困难家庭,获评“新时代淮安好人”、市功勋教师、省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优秀科技教师、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
淮安市最美教师提名奖
淮安市实验小学 王介锁
他31年坚守教学一线,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教学评比、观摩活动,主持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10多个省、市级课题研究,出版了约25万字的教学专著,3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获评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教师、市师德模范等。
盱眙县希望小学 朱其红
22年来,她用母爱滋润800多名留守儿童,为留守女童开设讲座20余次,开设女童保护课30余节,惠及女童3000人次以上。她任教的班级成绩年年名列前茅,获评市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县十大师德之星、“盱眙好人”等。
江苏省淮安中学 伏全红
19年来,他把满腔热情献给教育事业,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近十年高三教学工作硕果累累,指导多名学生考上国内著名高校。他不断钻研各大高校自主招生、强基计划政策,多次辅导并陪同学生参加高校校测。获评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淮安区最美教师等。
金湖县特殊教育学校 刘彬彬
她用高尚的师德和无私的爱,为特殊教育事业奉献光和热。2016年以来,她参加送教上门志愿者服务活动,坚持为6名重残儿童送教近千节课,用实际行动保护重残儿童受教育的权利,给特殊儿童及家庭送去温暖和希望,是孩子们眼中的“爱心使者”。
淮安市老子山九年制学校 孙缪焰
他是扎根异乡、躬耕教坛的“逐梦人”。用自身行动影响学生,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将“育人”和“育分”有机融合,回归教育的初心、回归教育的使命,让课改理念与要求真正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 张卫东
34年的教学经历,默默无闻刻苦钻研,让他从技能学子成长为技能大师和业务水平高、职业道德好、敬业精神强的人民教师。他曾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四项,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江苏工匠”、省技能大师、省一体化教学名师、省技术能手、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
淮安生态文化旅游区枫香路小学
张 慧
她深耕小学语文课堂,兼任区语文教研员,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进步。她执教的课曾获“一师一优课”部优,两次获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独立主持省、市级课题,多篇论文在省级刊物发表。获评市优秀青年教师、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
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周 艳
她注重品格教育,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熠熠生辉;她精益求精,注重教学研究,善于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蒸蒸日上。她践行教育初心,获评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班主任、市“533英才工程”骨干人才培养对象。
淮阴工学院 周桂良
他精业笃行,探索并总结了融团队、精专业、求创新、试创业、树标杆、托底线“六位一体”育人方法。他因材施教,亦师亦友,指导学生双创项目26项、专利59项、省优秀毕业论文3篇、国家级竞赛多次。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获评省大学生双创基地优秀导师。
涟水县幸福里实验小学 陶静茹
她坚持内外兼修,全面提升“唱、奏、创、演”等综合专业能力,多次获得基本功大赛、声乐大赛、器乐大赛一等奖。她坚持将民族音乐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用热情、耐心和汗水浇灌音乐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