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记者从海门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采访获悉,今年以来,中心实施做优热线集约化服务、推进平台数字化赋能、拓展治理精细化维度三大工程,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截至目前,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市民各类诉求14.6万件,综合满意率97%,位列南通前茅。
做优热线集约化服务。指挥中心立足“打造一条有温度的热线”工作定位,确保实现热线工作质量、效率、满意度“三提升”,做到完善运转机制、加强整体联动、提升工作能级。今年已召开专题协调会5次,协调责任不明确、权属不清晰等疑难问题50余件。对于重点投诉事件,指挥中心运用无人机、手机视频等方式开展视频核查,督促解决投诉事件。“视频核查非常方便,12345平台建立与我们网格员的工作对接,高效互动,及时解决居民诉求,也提高了居民的满意度。”海南社区网格员杜嘉雯告诉记者。
推进平台数字化赋能。坚持用数据服务决策、服务管理、服务创新的理念,进一步推进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应用,强化数据归集共享、项目统筹管理、应用技术保障。上半年新增目录63条,新增数据汇集约426.55万条,在南通市共享平台和开放平台分别新增发布目录80条和16条,新增订阅14条、被订阅15条。全面对接部门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初步形成6大体系、17项任务、46个项目为内容的总体框架。
海门全区网格员分布在各村、社区,管理难度较高,无法及时沟通。上半年,指挥中心研发了“红网格”管理平台,推进平台数字化赋能,统一人员入职、业务培训、终端管理、督导考评、信息预警流程。日新社区网格员范倩倩说:“‘红网格’平台方便了微网格员与我们沟通,能够及时反映民生问题,是网格中心与网格员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平时,我们还会在平台上进行考核测评,这能提高我们的业务能力。”
拓展治理精细化维度。近日,海南社区网格员在小区里发放反诈宣传单,并为独居老人检查家中的电器、煤气,排除安全隐患。今年以来,指挥中心组织网格员积极参与防诈反诈宣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重点人员巡查走访等活动,共上报处置各类网格事件7万余件,办结率99.41%。指挥中心围绕网格化服务管理提质增效建设目标,全面构筑“标准统一、流程规范、联动智能、服务精准”的基层网格治理新体系,持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全区共配备专职网格员510名、兼职网格员459名,排查重大突发事件483件,上报及时率达100%。上半年在全省统一组织的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海门网格知晓率列全市第一。”海门区区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副主任张健介绍。
(来源:海门区融媒体中心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