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电驴”是非常受欢迎的代步工具,能高效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今年8月30日早高峰,张先生骑电动自行车路过南京建邺区乐山路与月安街路口,电动车突然翻车,张先生摔倒。
事发后,张先生和家人报警求助。经交警部门现场确认,电动车发生翻车与路面地砖松动有直接关系。在事故现场,尽管已经过去好几天,仍然可以清晰看到血迹。张先生摔倒的位置铺设着地砖,而地砖有松动的迹象。
张先生摔倒后脸部、腿部严重受伤,嘴部缝了40多针。
当事人张先生说:“路面看上去跟正常路面一样,但骑上去时轮子卡住,车子往前翻,导致我头着地。当时戴着头盔,面罩没能防护住,血往下淌。”
据张先生了解,事发地正处于某小区和市政道路的交界处,为此他多次联系小区物业和市政养护单位,但责任始终没有明确。
记者联系上了属地兴隆街道物业办。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接到张先生的投诉之后就介入进行调解。小区物业公司提供了小区红线图,从图上可以看出事发地点并不在小区红线范围内。
带着这样的答复,记者前往建邺区市政设施综合养护中心。道路养护单位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张先生摔伤的路面并不是普通的柏油马路,是小区开发商之前铺设的“道板路”。 “乐山路的人行道材质只有面包砖,出事的地方是道板铺设的。经过现场核实,道板与小区内的材质一致。事发地附近有停车场道闸,张先生摔倒在道闸出口位置,很可能是车辆把道板压破损了。”
道路养护单位负责人表示,接到张先生的投诉之后,也调查过“红线”问题,现在可以确认事发地的确是在道路养护的红线范围内,养护单位会对此事进行负责。
考虑到此前开发商铺设完毕后,并没有对路面进行管养。后期养护单位也会对所有隐患进行全面排查,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张先生嘴唇都差点给摔掉了,想想都疼,维权还不顺当。自己去道路养护单位,责任就不能明确,必须媒体记者去,责任才能明确。要是张先生自己去,责任单位也能查查道路养护的红线范围,不就更好了么?
不管怎么说,责任总算明确,问题原因总算找到,张先生医药费也能赔付。尤其是道路养护单位,现在对这块道路高度重视,马上就准备要申报进行大修。我觉得重视是对的,必须要避免出现伤人事件,但是需不需要大修?大修是怎么个修法?这也最好多一点论证和考虑,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来源:南京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