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光记忆,倾听历史回音。目前,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建设全面竣工,即将投入使用,馆内布局如何?有哪些先进的设备技术为档案保驾护航?今天一起走进新馆先睹为快。
位于南京市中山东路上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旧馆,其原身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是集中保管中华民国时期(1912—1949)历届中央政权及其直属机构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馆藏量超250万卷(宗)。为有效提升馆藏档案的保护利用水平,推动历史文献研究和文化繁荣发展,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于2020年启动建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新馆,这里由主楼库房,东、西、南三个群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8.8万平方米,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作为中央直属的国家级档案馆使用。
为了延长档案寿命,提升档案保管水平,中建电子项目团队运用科技手段,打造绿色节能的恒温恒湿系统、智慧调节的灯光照明系统,以及高效运行的数据机房,有效提升档案馆收集保管及服务功能。新馆档案库房共设有111台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一对一配备高效稳定的网络控制器对机组进行自动化监视与调控,可对所有档案库房进行分区控制,使室内温度稳定控制在18-22摄氏度,湿度稳定控制在45%-55%,从而使档案资料一直处在最佳储存环境下。
在信息化时代中,网络系统的稳定可靠是档案馆正常运行的关键保证。在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环境背后,有一只“网络心脏”——数据机房,它是档案馆日常运行的核心所在。机房内配备万兆核心交换机以及双机冗余核心的网络架构设备,当其中一台交换机发生故障失效时,另一台交换机可以自动接管其工作,保证档案馆网络的正常运行,做到服务“满分”、网络“满格”。
(《零距离》记者/高蔡敏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