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宿迁召开“推动宿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打造江苏生态大公园”专场。宿迁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水利局、宿城区人民政府、市湖滨新区等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1-7月,全市PM2.5浓度为39.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3%。空气优良率为69.8%,优良天数148天,与去年同期持平。地表水国省考断面优Ⅲ水体比例为94%,同比上升2个百分点。11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宿迁狠抓污染防治,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在打造高标准环境上发力。统筹实施2300个治气工程,1365项重点治气项目完成1313项,完成率96.2%;449个VOCS源头替代项目100%完成。科学谋划治水项目236个,已完工147个、在建86个,全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同比增长7.8%。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41.9%,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0%以上。
宿迁加强示范创建,持续推进保护修复,在创建高颜值生态上发力。完成《宿迁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30)编制。完成全市域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共调查到物种2379种。建立覆盖全市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全市生态质量指数(EQI)连续三年排名全省第二。
宿迁注重绿色转型,持续促进减污降碳,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力。推进煤电机组改造升级。推进宿城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推动泗洪县大型光伏基地项目建设,今年以来全市共备案分布式光伏项目容量42万千伏。推进企业绿色转型,5家企业入选省绿色发展领军企业,21家企业被评为市“绿色标杆”示范企业。加快推进全国首批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建设。构建“1+4+9”方案体系,成立“无废城市 洁净先锋”党建联盟,打造“无废酒厂、无废纺织、无废花木、无废快递、无废运河、无废园区”六大亮点。
宿迁坚持生态为民,持续加强生态惠民,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发力。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制定印发整改工作办法和整改实施方案,开展“两治一提升”专项整治,今年以来全市污染防治综合监管平台噪声、异味等重点线索数同比下降42.9%。出台《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六条举措》,深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编制《宿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规划》,全市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宿迁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在实现高效能治理上发力。坚持“统筹部门履行行业监管与推进属地主体责任落实”双发力,建立“市攻坚办+县区政府+市直部门”联动机制,扩大“1+1+1>3”协同效应。制定《宿迁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实施细则》,建立“赔偿+代偿”补偿机制,让“环境有价、损害担责”落到实处。创新开展“绿票”交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协同出台《骆马湖水环境保护条例》,获评全省十佳改革创新案例。
宿迁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朱增银表示,下一步,宿迁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自觉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更大力度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完善绿色低碳发展体系和生活体系,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域试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域打造富有新内涵、展现新形态的“江苏生态大公园”。
(来源:江苏广电宿迁中心站/徐徐 王振捷 通讯员/王茜茜 张乾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