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年前的今天,我们胜利了!

2023年09月03日 18:21:18 | 来源:无线淮安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天(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纪念日!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3500多万同胞伤亡,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930余座城市被侵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者,中国人民没有屈服凝聚起血战到底的空前斗志,最终迎来曙光与胜利。

  △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的日本投降仪式。

  面对日军侵略,无数中华儿女挺身而出,浴血奋战,用生命抵御入侵,为了民族安危作出巨大牺牲。今天,向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儿女致敬!

  涟水抗日第一枪

  鲁渡战斗发生于1939年4月。时涟水城刚被日军侵占,为修筑涟(水)新(安镇)公路,日军派出一个小队,强抓民夫100人,在涟城以北20公里外的鲁渡施工。5日下午,涟水义勇队派人到公路边鸣枪,吓散施工民夫,迫使日军南撤进入预定伏击圈,义勇队予以迎头痛击后,日军龟缩到一农家屋内固守待援。次日晨,涟水义勇队70余人向被困日军进攻,盐河两岸数十里民众武装500余人,手持土枪、大刀、长矛赶来助战,涟水常备队1个排也前来配合围歼。战斗延续至7日晨,驻涟城日军出动一个多中队赶来救援,才将被困日军救回涟城。鲁渡战斗打响了涟水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第一枪。

  刘老庄战斗

  2015年9月3日,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阅兵仪式,“刘老庄连”英模部队迈着铿锵的步伐,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战旗方队100面荣誉旗帜整齐列阵,气势如虹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100个英雄番号气壮山河、浩气长存。其中,“刘老庄连”荣誉战旗赫然在列。

  “用生命诠释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高度评价“刘老庄连”这个英雄群体的历史伟绩,由衷称赞他们“是中国人民不畏强暴、以身殉国的杰出代表”。

  80年前,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二营四连八十二名勇士,在刘老庄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从拂晓至黄昏,10多个小时的战斗中,全连官兵水米未进。战至黄昏,仅剩20余人。

  刺刀捅弯了,就用枪托砸;枪托砸碎了,就用小锹砍;小锹砍断了,就用双手掐;双手负伤了,就用牙齿咬……一场悲壮的厮杀后,全连82名勇士全部壮烈殉国。战士们用生命和热血,筑起了一座长存不朽的精神丰碑,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壮丽史诗。战后,新四军第3师命名4连为“刘老庄连”。2009年,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入选全国“双百”人物;2014年,又集体入选第一批著名抗日英雄群体名录。

  大胡庄战斗

  1941年春天,在江苏省淮安县的茭陵大胡庄发生了一场气吞山河的战斗。参战的新四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一营二连的83名指战员,在突然遭到日、伪军袭击下,面对敌人六至八倍于我的悬殊兵力,为了完成师团前哨和掩护淮安县委机关的安全转移两大任务,全连指战员团结一心,浴血奋战,顽强坚守阵地6个多小时。最后除一名同志负伤幸存外,全部壮烈殉国。当年的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同志生前曾认为,这场战斗应和淮阴刘老庄战斗一样齐名。

  大胡庄战斗是主力部队开辟苏北根据地初期的一次著名战斗,战斗之激烈、场景之悲壮,在开辟与巩固华中抗日根据地期间并不多见。这场壮烈的战斗集中体现了共产党军队坚定的政治性、高度的群众观念、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不怕牺牲的革命斗志。82位烈士用鲜血和生命为我军历史和淮安抗日斗争史书写了辉煌的一页。

  战士集结

  车桥战役

  “车桥战役展奇功,丰碑一座入云霄。”1944年3月5日凌晨,车桥夜空的三颗红色信号弹点燃了战火,一场苏中地区局部战略反攻正式拉开序幕。由粟裕指挥的新四军一师在江苏省淮安县东南车桥地区对日伪军发起了歼灭战。此次战役新四军共歼灭日军465人(包括俘虏24人),伪军483人。新四军伤亡192人。淮安、宝应东部地区获得解放,实现了预定的战役目的。车桥战役,再次打出了新四军的“铁军”威名,虎口夺牙,以较小的损失大获全胜,创造了华中抗日战场上生俘日军最多的战绩,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叶飞同志为车桥烈士陵园亲笔题词“车桥战役英烈永垂不朽”墨迹

  经过车桥战役,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地区的战略联系,巩固和扩大了苏中抗日根据地,实现了苏中抗战形势的根本好转。

  战役中日本军官跪地请降

  第18集团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在《抗战八年来八路军新四军》一书中曾经指出:“在抗战史上,这是1944年以前,在一次战役中生俘日军最多的一次。”日本东京大本营也承认,车桥战役,标志着新四军反攻的开始,日军从此向下坡滑行。

  车桥战役纪念碑

  两淮战役

  1945年8月26日至9月22日,时日本已宣布投降,但盘踞淮阴城(今清江浦区)、淮安城(今淮安区)的伪军却拒绝投降。新四军军部决定三师为主力发起两淮战役。三师先以第10旅会同地方武装攻取淮阴城。9月6日下午,我军攻入城内,击毙伪师长,全歼淮阴城伪军第28师、保安团等部9000余人。

  新四军解放淮阴城留影,图中左四为参与攻城战斗的李金善

  淮阴战斗结束后,15日,我军武装进至淮安城下,于22日发动总攻,经过4个多小时激战,全歼伪军3个支队共5000余人。两淮战役共歼敌1.5万多人,使苏北、苏中、淮南、淮北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5年9月22日,新四军攻克淮安城。这是当年淮城鼓楼(现为镇淮楼)下

  78年,硝烟散去,山河重振,这段无数先辈用血泪写就的峥嵘岁月,这些忠诚担当顽强奋斗的傲骨英魂,我们不能忘,不敢忘,不会忘,缅怀英烈,吾辈自强!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