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取银行贷款转借他人 法院判决借贷合同无效

2023年09月02日 16:22:20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日常生活中,亲朋好友间相互借钱用于资金周转时有发生。但有人碍于情面,不顾自身实际经济情况,通过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转贷等方式出借他人款项,殊不知其中暗藏风险。9月2日,溧阳法院发布了一起这样的案件。

  赵某与郑某系朋友关系,郑某此前一直经营一家烟酒店,因店铺急需资金周转,便向赵某借款,赵某见郑某经营不易,也愿意帮忙,只是自己手头并不宽裕,实在是“有心无力”,郑某于是主动“支招”——赵某向银行申请贷款,再将贷款取得的资金转给郑某,郑某表示待其渡过难关,一定会好好报答。

  谁料,转贷越来越多,郑某却分文未还,截至2022年3月,郑某共结欠赵某40多万元,在赵某的要求下,郑某出具了借条。反复的催讨让赵某心力交瘁,赵某再也顾不得往日情谊,一纸诉状将郑某诉至法院,要求郑某归还借款并支付法定最高利息。

  溧阳法院经调查审理后认为,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民间借贷合同无效。合同无效的,行为人因此获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故判决被告郑某返还原告赵某所借资金。赵某自愿撤回关于借款利息的请求,法院予以准许。

  法官说法

  本案就是一起典型的套贷后转贷的案件。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但超越法律底线的,不在法律保护范围内。套取金融机构贷款后转贷不仅扰乱金融市场秩序,还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各方民事主体应遵守法律规定,切记转贷风险大、责任重,以防因无法收回借款导致逾期风险、个人征信受损等后果。另外,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并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转贷人还可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溧法轩 刘芸芸 编辑/国正)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