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8月19日是第六个中国医师节,今年的主题是“勇担健康使命 铸就时代新功”。为进一步激励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在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当表率、做示范、走在前,立足岗位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新时代卫生健康崇高职业精神,江苏省文明办、江苏省卫生健康委、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推出“两个卫士”建新功——第四届“江苏好医生、江苏好护士”全媒体行动,深入各地访谈一线卫生健康工作者,讲述白衣天使“做维护核心的忠诚卫士、做守护群众的健康卫士”好故事,展现新时代江苏好医生、好护士风采。本期,记者走进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采访了该院“心佑工程”团队——
在江苏,有这样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十年坚守、万里奔波,倾力对口支援西部地区;他们坚守初心、崇德向善,是西部高原同胞眼中的“菩萨”医生,十年间挽救了1200多个困难家庭的先心病患儿,他们就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
8月18日,中共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荣膺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行程超100万公里,足迹遍及124个县
让更多偏远地区困难家庭获得优质医疗服务
“心佑工程”团队是江苏省对口支援西部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一份子。自2014年以来,“心佑工程”团队医护不辞辛劳,足迹遍及全国13个省(自治区)的124个县(市、区),行程超过100万公里,为偏远及经济薄弱地区的10多万名儿童进行了免费先心病筛查,并成功救治了困难家庭的1200多名先心病患儿。
诺诺是“心佑工程”十年来救助的众多困难家庭先心病患儿中的一位。诺诺家在新疆霍尔果斯口岸一个边境小镇。今年8月初,高烧6天不退的她,辗转当地医院迟迟没能查出原因。心急如焚的家人听说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佑工程”团队在霍尔果斯有义诊,立刻抱着孩子赶来。在这次义诊中,诺诺被筛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经过紧急对接,诺诺一家被安排来到南京,住进了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月10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心佑工程”团队负责人李庆国作为主刀手术医生,为诺诺进行了手术治疗。8月21日,诺诺康复出院,临别时,诺诺妈妈百感交集,她感激地对李庆国说:“这段时间让我爱上了南京,我更爱这段时间南京的你们。”
2014年,怀揣着要办一个“与众不同的心外科”的理想,李庆国带领4名年轻伙伴,着手筹建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中心。李庆国表示在临床诊疗中发现有不少先心病患儿因为发现不及时,错过了手术时机。
“先心病早发现早治疗是有治愈希望的。”痛心之余,李庆国带领团队决定送医上门为困难地区群众做先心病筛查。“心佑十年,我们筛查也做了十年。让我们最欣慰也最骄傲的事就是我们走出了医院,走进了基层百姓”,李庆国感慨地说。
“心佑工程”团队走进西部救助的首位患者托依达力向团队赠送锦旗
“只要有1%希望,我们就尽100%努力”
没有假期、随叫随到只为救治更多先心病患儿
“心佑工程”团队不仅致力于治疗先心病,更注重先心病的预防工作。他们秉持着“只要有1%希望,我们就尽100%努力”的理念,不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还通过筛查和预防,让更多的人了解心脏健康知识,预防先心病的发生。
团队成员邵峻说:“1000个孩子里会筛查出十几个先心病患儿,每个患儿的身后就是一个家庭。正如我的同事耿直医生说的那样,多救治一个孩子,这些孩子就能更早地恢复健康,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去。”
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没有双休、没有假期,紧急手术随叫随到,这是“心佑工程”团队的工作日常。“心佑”十年,团队成员一次次往返于新疆、青海、西藏,投入到江苏对口援建地区的健康帮扶中去。有时,他们一天要去好几所学校,为两三千人做先心病筛查。有的医生高原缺氧,坚持坐在轮椅上出诊,团队成员们都觉得,这种付出很值得。
“心佑工程”团队成员苗芃医生在高原义诊中一边吸氧一边坚持为高原同胞做先心病筛查
团队成员耿直说:“江苏的对口支援到哪儿,‘心佑’团队就帮到哪儿。筛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一些孩子错过了最佳手术时机,我们就在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尽己所能去更多地方,尽早把这些先心病患儿找出来,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
作为医生家属,“心佑”团队成员的另一半也始终理解并支持着家人的选择。李庆国妻子庄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着丈夫的工作:“‘心佑’团队确实是秉持初心在做事,否则也不会坚持十年。很多患者心脏病发作时都是凌晨,老李和他们团队的医生们总是随叫随到,有时甚至一夜连做两三台手术。”
来时不讲条件,一路无问西东
“心佑工程”将继续传递全社会的爱心
十年来,“心佑工程”团队用真情书写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团队成员们欣慰地发现,渐渐长大的小患者们不仅获得了新生,也在医者仁心的感召下,凝聚起回报社会的向善力量。
新疆小伙子托依达力是“心佑工程”走进西部救助的第一位患者。2014年,托依达力还是一名高二学生,因为救助及时,托依达力如期参加了高考。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选择回家乡发展。
“他说如果没有‘心佑工程’,他的心脏病就不会被治好,南京医生治好了他的心脏病,现在他长大了、学成了,应该回报社会。”邵峻医生表示:“这件事也激励着我们把‘心佑工程’继续做下去。”
来时不讲条件,一路无问西东。“心佑工程”团队在艰苦的环境下,用专业的技术和无私的奉献,为西部高原的同胞们带去了健康和希望。他们以仁心映照初心,以诚心播撒爱心,深刻诠释了医疗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这份责任担当如燎原星火,正激励带动着越来越多人。
“心佑工程”团队耿直医生在西藏一边吸氧一边为牧区儿童做先心病筛查
“发起‘心佑工程’的初心,实际上来自一个很朴素的想法,就是‘不要让孩子们输在健康起跑线上,更不要让有这样孩子的家庭回到贫困线以下’。”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顾民表示:“这十年来,有一个核心团队在持续推动‘心佑工程’的开展,但实际上,这个团队凝聚着全社会的力量,全社会的爱心通过‘心佑工程’团队传递出去。”
(来源:江苏健康广播 江苏台记者/方曦 我苏客户端编辑/沐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