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一城际公交起火致2死5伤 南京公交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2023年08月21日 19:31:38 | 来源:我苏客户端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8月20日11时42分许,在104国道南京花旗营段,一辆从安徽来安县开往南京林场站,牌号为皖M03799D的城际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乘客2人死亡,另有5人局部烫伤。经初步调查,起火原因为一乘客携带的锂电池电瓶自燃造成。

  涉事城际公交起点为安徽来安,终点为南京林场站,每天3个班次。安徽省来安县城乡公交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初步了解,事故发生前,携带锂电池电瓶的乘客将锂电池放入背包中上车,公交车司机当时并未发现。行驶中发现起火后,司机将车辆靠边、打开车门让乘客疏散。由于火势较大,部分乘客无法及时逃离,最终造成2死5伤,死者中有一名儿童。事发公交车辆司机和携带锂电池乘客均未受伤,目前两人都已被警方带走调查。相关部门正通过第三方公司,试图恢复事发时的公交车内监控视频。

  在我们生活当中,除了电动车电瓶,手机、平板电脑、新能源汽车等都要用到锂电池。专业人士介绍,锂电池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负极之间移动实现充放电过程。如果因为外界因素导致电池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电池短路,引发爆炸燃烧事故。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周广连介绍:“作为电池来讲,它一般是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和外壳所组成。其中隔膜属于可燃物,电解液是易燃液体。如果隔膜产生了破损导致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短路,就会产生热量,进而诱发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导致最后电池就会产生冒烟起火甚至于爆炸。”

  消防实验人员通过人工挤压的方式来模拟电池的内短路产生,几秒钟时间,电池就起火燃烧,威力相当大。此外,充电时间过长,会导致锂电池温度和压力不断上升,也容易引起锂电池爆炸、起火。

  遇锂电池着火时,应断开或除去失火设备上的外接电源,持续用水或其他非易燃液体降温;不要使用物品覆盖以防热量无法及时散出。市民应购买正规合格的锂电池产品;日常使用时不要挤压、摔击,充满电后及时断开电源;存储时,应避免存放在潮湿、高温等部位,并尽量远离易燃易爆可燃物。

  为了保障公共交通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六条明确:乘车人不得携带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

  安徽来安城际公交在南京起火之后,给多地公交企业敲响了安全警钟。南京公交集团从昨天起连续下发多则通知,要求驾驶员、巡检员加强隐患排查,保障公交行车安全。

  根据规定,乘客乘坐南京公交车时不得携带:汽油、柴油、煤油、酒精、油漆、丁烷气等易燃品;雷管、炸药、烟花爆竹等易爆品;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弓弩等违禁品;农药、氰化钾等剧毒化学品;硫酸、盐酸等腐蚀品。违者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今天(8月21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南京多条公交线路,驾驶员告诉记者,从昨天开始,车队就连续下发了多条通知,要求驾驶员加强防恐防暴的力度。 通知明确:遇乘客携带带电池的电动车、滑板车,驾驶员应阻止上车并给出合理解释。目前,南京多条公交线路上还配备了公交巡检员,协助驾驶员保障公交运行安全。

  为了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目前,南京的每辆公交车上都配有灭火器、自动灭火装置;在车身不同部位,还配备了逃生安全锤及车辆应急开关。车辆起火时,驾驶员应迅速开启所有车门,让乘客迅速从车门下车逃生,再组织扑救火灾。

  当驾驶员电动开门或应急断气开门无效时,靠近车门的乘客可转动车门上方的应急断气开关,手动开门后紧急逃生;车窗无法打开时,可用逃生锤猛击车窗玻璃四个角后、破窗逃生;没有逃生锤的情况下,高跟鞋、腰带扣、灭火器也可以作为破窗工具。当车辆发生侧翻、乘客无法从门逃生时,可以启用车顶部的紧急出口。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田甜 江苏消防 编辑/赵梦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