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文艺社团”+文化创新引领基层治理

2023年08月21日 09:56:23 | 来源:江海明珠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长江水东流,银河落九州......”在动听悠扬的音乐声中,来自南通市崇川区隆兴佳园社区党史唱作班的舞者们跟着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居民的目光,他们以文化活动会朋友,用文化生活丰富了小区内居民的精神世界,提升了小区的幸福和谐指数,形成了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南通市崇川区一直以来重视文化事业尤其是基层文化事业的发展,并以此带动基层社会治理、文明素养、社会和谐的提升。

  文化传承,“藏”在民间的艺术家

  “心系巾帼梦,木兰舞翩跹。”这句话来形容吴宪元再合适不过了。作为南通市崇川区虹桥街道木兰艺术团支部书记兼团长,她用退休后的31个春秋潜心研究木兰文化,带领团队走进全国、走上国际。

5.png

  在木兰扇作品的创作中,为了更贴合老百姓的学习实际,吴宪元每天早上六点多就来到虹桥公园,她向晨练的居民了解喜欢什么样的健身方式、什么样的动作好看又有用……在不断地摸索下,她找到了美感与健身之间的平衡,创作了木兰拳项目双扇《春色满园》。提起吴宪元,在虹桥公园晨练的居民们都交口称赞,颇受好评。

6.png

  三十余载时光荏苒,吴宪元一直在用草根的原创作品追寻艺术的升华,而今的艺术团已成长为一支有组织、有信念、有爱心的基层社会组织。作为一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她带领艺术团的骨干,共举办培训636期,惠及6万余人次,培养237人次在省、市乃至国际级比赛中斩获大奖;演出、讲座100场,服务两万余人次;培养了一大批社区文体骨干,为丰富基层群众生活及弘扬精神文明做出了一些贡献。

  文化带动,“点”燃群众的新生活

  南通市崇川区隆兴佳园社区是天生港镇街道较早的拆迁安置小区,村民们安置到城市小区后,虽然脱离了农村生活环境,但在心理和行为习惯上还保留着过去农村生活的习惯,精神文化生活也比较单调。十多年前,一群喜爱舞蹈的居民以兴趣为引点,聚成了这支“舞夕阳部落”为名的团队,热爱文艺且号召力强刘志英成为了这支团队的骨干力量,大家都亲切称呼她为“刘队长”。

7.png

  “舞夕阳部落”的出现让居民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激发出了和谐的邻里情。文化氛围就像社区里源源不断流动的活泉,潜移默化滋润并影响着居民们的精神世界与思想道德。在“刘队长”的带动下,健身操、太极拳、舞龙队等小分队先后在社区里组建起来。“大家通过兴趣爱好聚集在一起,既锻炼了身体还充实生活,都成为了十多年的老朋友了。”刘志英说。

8.png

  多年来,在天生港镇街道崛起了许多像“舞夕阳部落”这样活跃着的文体团队,他以各种方式参与着社区治理与志愿服务,为社区发展建言献策,“点”燃了群众的新生活。

  文化赋能,“创”新引领基层治理

  “这次活动主要把社区内艺术团的成员们从原来的服务对象转变成社会治理的参与对象,之后可以在小区内协调家庭关系、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等等。”南通市崇川区永兴街道永兴花苑社区工作人员杨超介绍道。

9.png

  在街道的引领推动下,永兴花苑社区结合居民需求,在社区治理中赋能文化内核,组建了“社区睦邻拾年文艺团”,除了常态化开展群众喜闻见乐的文化活动外,文艺团的成员还化身社区志愿者,依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春节、端午、五一、重阳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帮扶救助、走访慰问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弘扬正能量,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

  从让群众在小节目中明白大道理到现在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宣传和热心公益活动等,小区里的很多活动都有了文艺团成员的身影。通过党建引领,社区艺术团发挥自己的力量,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活动当中,让广大基层群众汲取榜样力量壮大共治队伍,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变为服务群众的“最美零距离”,真正发挥了文化凝聚人心,淳化民风,教育引导作用。

10.png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根,社区是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南通市崇川区将始终坚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先进的文化教育人,先进的思想鼓舞人,用文化产业的提质增效不断激发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为社会和谐稳定“加码”。

layer
快乐分享